中學生日記寫作指導:打腹稿

中學生日記寫作指導:打腹稿

很多人都說,文章是改出來的,這句話是不錯的。一篇文章寫好後,你把它放在抽屜里,過幾天看一看,讀一讀,立刻會發現它的不妥之處,用詞不夠妥當啊,結構還要重新調整啊,有幾個錯別字啊等等。於是把它重新審視一遍,修改一回。一看,果然好多了。

然後,再把它放過一邊。過幾天,再讀一遍,又會發覺新的問題,於是,再一次進行修改。就這樣,三改兩改的,文章就越來越漂亮了。

以上說的是一般文章的寫作程式。譬如你要向報刊雜誌投稿,你要參加作文比賽,而這種比賽又不是坐在課堂上完成的,或者等將來你們讀了大學要做畢業論文的時候,你們讀了研究生,要做碩士論文、博士論文的時候,都用得著。

但是在今天,當我們的同學們還是國小國中學生、甚至高中的時候,寫的文章就和上述的文章類型就有點不同了。我們現在寫的文章一般寫完就得交給老師,是沒有太多的時間進行修改的。

你看,兩節課的作文時間,時間一到,就得交稿。特別是考試的時候,刻不容緩,根本就不會有太多的時間供給你慢慢地思考和修改。

這樣看來,在我們中國小階段,在寫文章的時候,對文章的修改就務必採取一種新的觀念,就不可能完全用前面說的方法進行。

那么,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方法呢?就是儘量地落筆就把文章基本寫妥,等到全部文章寫好後,不再作太多的修改,只是動幾個不太妥帖的文字,找幾個寫錯的詞語,即告結束。

這樣做有幾個好處呢?

首先,通過這樣的寫作,必定要求我們學會打腹稿。也就是在動手寫一篇文章之前,先在腦子裡把這篇文章的結構、篇章、大約怎樣開頭,大概怎樣結尾,用三五分鐘的時間想停當之後,再開始動筆。

因為"打腹稿"的工夫,實際上已經把文章在自己的頭腦裡頭寫好了,所以,筆頭的工夫只是把文章從大腦裡面挖出來,用文字記錄下來而已。這樣寫出來的文章,當然就不會有太多的變動,而文章結束也就不必要作太多的修改了。

學會"打腹稿"有諸多的好處。首先你就學會了在大腦里進行邏輯思維的能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的事情都不是一目了然的,都必須在大腦里進行思考,先在大腦里得出結論才行。有的人考慮一些不怎么樣的問題,也一定要拿一支筆出來寫寫劃劃,這是他們大腦邏輯思維不夠豐富的表現。

其次,學會"打腹稿"的同學,他們在正式寫文章的時候速度一定比不會"打腹稿"的同學要快要好。因為通過"打腹稿",你已經把要寫的東西幾乎都"在大腦裡面寫過一遍"了,現在再寫到稿紙上去,就仿佛是"再謄寫一遍"一樣。你想,是不是要清楚得多呢?

有的同學說,我可以在草稿紙上"打草稿"啊。但是打草稿和"打腹稿"是不一樣的。嚴格說來,對於思維的水平來說,應該是"打腹稿"要比"打草稿"來得高,也更化得來。為什麼呢?打草稿要用紙筆,要一個字一個字地寫,這就要化多得多的時間,而"打腹稿"是用不著手寫的,那些個字呀,都寫在腦子裡的"紙"上呢!再說,經常"打腹稿",對於鍛鍊你們的思維能力,是極有好處的。

唐朝有一個詩人,叫做賈島,他是一位"苦吟詩人",什麼叫做"苦吟詩人"呢?因為他寫詩寫得很苦,想啊想啊,要想很久很久才能想出一首詩來。在談到他做詩的苦楚時,他寫道:"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你看多么可憐,他做兩句詩,要做三年之久,怪不得一吟這首詩,就會激動的兩眼淚雙流了!

但是我們今天卻是處在一個信息爆炸、高速發達的社會裡,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如果我們寫一篇一般性的千把字的文章也要"修改修改再修改"才行,那恐怕是不符合社會的要求的。

特別是我們有些同學將來還立志要做一個記者什麼的,那就更不能夠學習賈島的作風了。如果要請你寫一篇關於足球比賽的報導,一共就幾百上千字,你卻修了又修,改了又改,等你的文章寫好,發表出來,"新聞"都成了"舊聞"了!

所以,我更主張幾百字、千字的文章,一般都寫下來為算,不要寫好後再作太多的修改為好。這既是為著考試的需要,更是為著將來有一個好的大腦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