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散文:沉澱

今天在家裡看閒書時,突然有一點想給自己泡一杯苦茶的想法。

說起喝茶,小的時候,除了外婆,家裡再沒有什麼人喜歡喝茶了,頂多是在會見賓客好友的時候喝上一小杯。外婆總會在清閒的午後,把自己布上茶漬的茶杯中灌滿水,在一股午後幽幽的茶香中,抿上幾口茶。而後來是媽媽受到了外婆的影響,也開始時不時地買普洱、苦丁等色澤、口感不同的茶。當然每年過年過節,來探望親朋好友的也會送茶葉。所以我家喝茶的歷史也從此展開。“要多喝茶,清火。”這是媽媽常說的一句話。

一撕開包裝茶袋,仿佛開啟了一個茶香的世界,清苦的氣息在裂口處與外界的空氣交融,一時間,清苦的味道瀰漫。

提著茶包的線,任其自由地緩緩潛入杯底,慢慢在熱氣騰騰的水中把明淨的水渲染出一片一片的褐霧。然而過一會再看杯里的水色,水的下部分幾近褐色,而上部分僅僅飄蕩著一抹淡淡的輕煙。提起茶包的小繩,使勁提動,試圖依靠茶包在水中的躍動而讓茶色將水渲染得更完美。----卻僅僅是徒勞----茶包在躍動的時候,僅在水面下小小的一點空間擺動,越是使勁,越不能讓它觸碰到杯底的那一抹暮色。

我停止了下來,它也慢慢地安靜下來,緩緩沉澱入水,直到與杯底的接觸。我在這時順勢一提,小包便驚動了它身邊的茶暈,將暗暗的茶色拉扯到了水面……往返幾次,茶暈布滿了整個杯子,裊裊的茶香也沉壓了我的那顆浮躁的心。

我似乎悟出了一點什麼----也許我們在浮躁後需要的,是一次又一次對自己冷靜的沉澱,讓自己靜下來,才能創造出屬於我們的裊裊茶香。

浮躁,僅是徒勞,而無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