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散文:又是一年三月三

小時侯一次我唱《送別》: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父親說是長城外, 我說是長亭外 。 見父親執拗 , 我拿過音樂教科書給他看 , 果然是長亭外 。 父親並沒有誇我記性好, 而是慢慢放下課本 , 一臉悵然的走出去 。 我當時很不明白 , 父親為什麼這么較真一個字 。

姐姐小時候喜歡唱歌 , 記得她扎著羊角辮 , 臉蛋紅撲撲的唱:“又是一年三月三 風箏飛滿天 牽著我的思念和夢幻走回到童年。。。 。”。 那動作神態聲音一直印在我的記憶中 , 直到有一天我從電腦上下載聽這首歌曲 , 當然是原唱 , 竟然很多和姐姐唱的不大一樣 。 原本很熟悉的歌 , 一下子變的那么陌生, 原本很切近的情景,突然變的茫遠, 一下子拉開了時空 。 姐姐唱這首歌曲的樣子神態及聲音一下變的模糊了 。 那種失落估計和父親當年的失落一樣吧 。 也許那一個字改變了父親對什麼人或者什麼場景最真切的回憶 。

有些記憶里的錯誤就讓錯著吧 , 不要試圖更正 , 那樣就可能失去了一段美好的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