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唱聖誕頌歌的淵源

據說,1818年在奧地利一個名叫奧本多夫的小鎮上住著一個默默無聞的鄉村牧師一摩爾。這年聖誕節,摩爾發現教堂里管風琴的管於被老鼠咬壞了,修理已經來不及了。怎么慶祝聖誕呢?摩爾為此悶悶不樂。他忽然想起《路加福音》里記載著,那穌降生時,天使向伯利恆郊外的牧羊人報佳音後,高唱頌歌:“在至高之處榮耀歸於上帝,在地上平安歸於他所喜悅的人。”他靈機一動,根據這兩句經文寫成一首讚美詩,取名《平安夜》。摩爾寫好歌詞後拿給本鎮國小教師葛路伯看,請他譜曲。葛路怕讀完歌詞很受感動,譜好曲,第二天在教堂里演唱,大受歡迎。

來有兩個商人路過這裡,學會了這首歌,他們為普魯士國王威廉四世演唱,威廉四世聽後大力讚賞,下令把《平安夜》定為全國教堂過聖誕節時必唱的歌曲之一。此外,有條件的教堂每年聖誕節時還會演唱德國著名音樂家韓德爾的《彌賽亞》等音樂作品,通過這些音樂崇拜活動來加強節日的喜慶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