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考古典詩詞鑑賞訓練

聯考古典詩詞鑑賞訓練

早梅 

[唐] 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注]:“銷”同“消”。

(1)對於“一樹寒梅白玉條”中的“白玉條”三字,有人說不恰當,不符合梅花呈朵狀的形態特徵。試談談你的看法。

答:“白玉條”句是恰當的,因為這樣更能體現梅花開得旺盛,壓滿枝頭,同時,也能說明詩人當時的立足點是在遠處,和頷聯相呼應。 

(2)“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兩句語言質樸,但包含著不盡的意蘊。請作簡要賞析。

答:這兩句是寫詩人的觀察發現。遠望寒梅,似雪非雪,迷離恍惚;定睛細看,溪畔橋邊,寒梅近水,迎風怒放。詩人的感受和發現既凸現了探索尋覓的驚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獨放的風姿。

送 友人

薛濤

水團萊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①如關塞長。

【注釋】①杳:遠得看不見蹤影。

1.詩歌前兩句描繪了秋天月夜的景象。

答:蒼涼(悲涼淒涼淒清)

2.本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表達了詩人與友人離別的憂傷之情。或: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懷念之情。或: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執著的相思之情。

傷桃 源 薛 道 士

劉禹錫

壇邊松在鶴巢空,白鹿閒行舊徑中。

手植紅桃千樹發,滿山無主任春風。

⑴詩的前兩句中,哪兩個詞表現了薛道士死後淒清冷漠的氛圍?

答:⑴空、閒

⑵詩的後兩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

答:抒發了作者對薛道士的懷念之情(或寫出了物在人亡的悲傷之情);以樂景襯哀情(或對比)。

菊 花 

[唐]元  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1)第一句“繞”字寫出菊花 的景象,第二句“繞”字寫出詩人賞菊時的情態。

答:滿院盛開入迷、留連忘返

(2)說說詩人“偏愛菊”的原因。

答:菊花歷盡風霜而後凋的品格。

江 郎 山和韻① 

(宋)辛棄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尋不可乾②。

正直相扶無倚傍,撐持天地與人看。

【注釋】①和韻:唱和別人詩詞,仍採用原詩的韻。②乾:求取,這裡指接觸的意思。

(1)這首詩寫出了江郎山山勢 、的特點。

答:高、直、陡、險

(2)詩人借描繪江郎山表達了怎樣的人生理想?

答:要做一個剛正不阿(正直、頂天立地)的人、人生要建功立業(報效國家)。

漁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1)“塞下秋來風景異”中的“異”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點?

答:天冷、聲雜、城孤。

(2)這首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思鄉之情。

西 江月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1.詞的上片寫了哪些夏夜特有的聲音?寫這些聲音有何作用?

答:蟬鳴、鵲啼、蛙叫、人聲。作用:一方面渲染了歡樂的氣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聽到這一切,反過來又表現了夏夜的寂靜。 

2.詞的下片給人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試用簡潔優美的語言進行描繪。

示例:烏雲驟起,月光消失,天邊只剩下幾顆暗淡的星,田野變得昏暗了,漸漸的,雨點飄落下來,詞人知道驟雨將至,想找個避雨的地方,說來也巧,當年曾經見過的茅店,依然在社林邊,詞人此時的心裡是何等的高興呀!

武 陵春

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這首詞的最後兩句歷來為人稱道,請簡要賞析。

答:這兩句詩把看不見摸不著的愁緒,比作可用小船來承載的具體的東西,形象地寫出了內心哀愁的沉重。

漢 江 

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註:本詩系作者從被貶之地嶺南逃回洛陽,途中漢江時所作。

1.首句中“斷”字有什麼表達效果?

答:寫出了詩人與親朋音訊隔絕的現實,更突出了詩人的思家之切。 

2.“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答:詩人因為自己被貶謫又逃歸的特殊身份不敢向從家鄉來的人問訊;表現了詩人想問又不敢問的矛盾而焦慮複雜的心情。

秋 夜曲 

張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長,漫漫輕雲露月光。

秋逼暗蟲通夕響,征衣未寄莫飛霜。

1.詩的首句寫出了秋夜的什麼特點?

答:寫出了秋夜的漫長。

2.詩中“漫漫輕雲露月光”表達了怎樣的心境,全詩寄託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淒清孤寂。寂寞悠思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