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賞析:《讀陳勝傳》

葉春平

閭左稱雄日,漁陽適戍人。王侯寧有種?竿木足亡秦!大義呼豪傑,先聲仗鬼神。驅除功第一,漢將可誰論? ——《讀陳勝傳》 “陳勝傳”,指司馬遷《史記 .陳涉世家》。陳勝,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字涉,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人,少時為人傭耕。秦二世元年(前209)被征屯戍漁陽(今北京密雲西南),他與吳廣同為屯長,因雨誤期,法當斬,於是在大澤鄉(今安徽宿縣西南)率同行戍卒首先發難,建立張楚政權,他被推為王。後與秦將章邯作戰失敗,退至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為叛徒莊賈所殺。陳勝起義雖然失敗,但他為推翻暴秦所立下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司馬遷在《史記。陳涉世家》中,對陳勝作出了高度的評價。屈大均(1630-1696),廣東番禺人。自幼好學,十五歲能詩,曾跟隨詩人陳邦彥受學。大均以詩名世,是明末清初詩壇“嶺南三大家”之第一人。清兵攻陷廣州,他參與老師陳邦彥的反清起義,失敗後,削髮為僧,此後以僧人身份雲遊各地,聯絡各地反清志士;他多次參加抗清鬥爭,一生堅持民族氣節,是一名真正的愛國志士。明思宗崇禎十七年(1644)清兵攻占北京,建立清朝統治政權。當時屈大均剛剛十五歲。清朝統治集團為了鞏固他們從朱明王朝手中奪取的政權,充滿了血腥的鎮壓。清兵揮軍南下,一路上對漢人進行大肆屠殺,使得江南富庶之地,血流遍野,滿目荒煙。血淋淋得事實,使屈大均深切感受到清朝統治集團的暴政統治,比之秦朝暴政有過之而無不及,而生當明清鼎革之際,而又積極從事抗清活動的屈大均,在閱讀司馬遷的《史記。陳涉世家》後,之後,產生了強烈共鳴,他深深佩服陳勝不畏強暴,勇於抗爭的戰鬥精神,他期盼能有個象陳勝這樣的英雄豪傑挺身而出,驅除入侵的異族統治集團。他是懷著這種心情寫下這首詩的。詩歌首聯敘述陳勝的身世,指出陳勝起兵前出身很低微。詩歌意思是,貧民出身的陳勝在稱雄時,只不過是漁陽的謫戍之人。“閭左”,居住在閭巷左邊的人,這裡指秦時貧民出身的人。《史記。陳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據古書記載,秦時凡居以富強為右,貧弱為左。“漁陽”,古郡名。《史記正義》引《括地誌》云:“漁陽故城在檀州密雲縣南十八里,在漁水之陽也。”今屬北京市。漁陽地當長城兩側,為古代北方邊防要地。“適(音zhe)戍”,即謫戍,傳送屯守邊境。這一聯在詩歌中起反襯作用。即以陳勝出身低微,反襯後來的高功偉業,顯示出陳勝非凡的膽識和才能。頷聯描述陳勝起兵時志向和氣勢。這一聯的意思是,王侯將相難道是有種的嗎?舉旗桿為旗幟,砍樹木為兵器,就足以使秦朝滅亡。“王侯寧有種?”語出《史記。陳涉世家》:陳勝、吳廣起義時,對同時發戍漁陽的士卒說:“且壯士不死即矣,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寧”,豈,難道之意。“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一豪言壯語,充分表現陳勝志在天下,王侯如糞土的英雄氣概。詩人借用此語,表現陳勝的性格,可謂匠心獨運。只此一語,一個英勇無畏,義無返顧的英雄形象便矗立起來,令人不可逼視。“竿木足亡秦!”語出漢賈誼《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回響,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矣。”這句詩既是概括陳勝揭竿起義的經過,又是對陳勝起義的評價。從歷史現象來看,殘暴的秦朝統治正是被大澤鄉這幾百貧民的“竿木”所滅亡的。頸聯抒寫陳勝起兵採用的策略。出句所寫的意思是,陳勝以大義召喚天下豪傑。“大義”,指的是陳勝在起義之時,以被秦王賜死的秦公子扶蘇和已故將領項燕的名義號召農民起義推翻秦朝;對句所寫的意思是,假託鬼神在戍卒中立威。“先聲”,在舉事之先作出的聲勢。“仗鬼神”,假託鬼神。據《史記。陳涉世家》載:(陳勝、吳廣為起義之事去問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以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邁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往往語,皆指目陳勝。這一聯主要是選取有代表性得事例,概述陳勝、吳廣在起義之先假託鬼神,製造聲勢,做好一切輿論準備工作,突出陳勝計謀的過人之處。尾聯是對陳勝功績的評價。此聯意思是,推翻秦朝這一大業,陳勝立下最先發難起事的功勞;他們的功績,在漢朝將領之中,無人能夠與之相提並論的。“驅除”,意為完成推翻秦朝這一大業掃清了障礙。“功第一”,最先發難起事的功勞。雖然陳勝起義不到半年就失敗了,但正是由於他振臂一呼,天下回響,最後推翻了秦朝暴政。陳勝的功績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永不會湮滅的。此詩採用以史述史的寫法,全詩只是對歷史進行複述,沒有過多的評述和議論,但字裡行間卻突出陳勝不畏強暴的反抗精神,也表現出詩人強烈的反清復明意識。此詩應該是在明朝滅亡之後,詩人早期的作品。詩人在詩歌中歌頌陳勝,同時也盼望象陳勝這樣的英雄豪傑能夠在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驅除外族殘暴統治,表現詩人強烈的愛國熱情。這首五言律詩,僅四句話,二十個字,而詩人主要是選取陳勝一生之中廣為流傳的、最典型的語言和行動,對陳勝一生功績進行綜述評價,足見詩人具有高度藝術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