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為什麼定在4月23日?

世界讀書日,閱讀盛事多。今年的4月23日,是第15個“世界讀書日”。自“世界讀書日”確定以來,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地都會紛紛舉辦各種活動鼓勵閱讀。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每年的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以此鼓勵全球的閱讀風氣和習慣,引導世人,尤其是年輕人去發現閱讀的樂趣。但為何會把“世界讀書日”定在4月23日呢?

4月23日是一個作為世界文學象徵的日子,在世界文學領域具有特殊的意義。這一天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和英國作家莎士比亞同時去世的日子,又恰恰是莎士比亞的生日。此外,這一天也是世界上其他一些著名作家的生辰或祭日。所以,把4月23日定為世界讀書日可說是別具意義。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發出了“走向閱讀社會”的號召,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使圖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讓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5年11月1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根據西班牙的提議,將每年4月23日正式定為“世界圖書和著作權日”,並在1996年更名為“世界讀書日”(又名“世界圖書日”、“世界書香日”、“世界讀書日”)。此後,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地會廣泛開展各種與閱讀相關的活動。據資料表明,自“世界讀書日”確定以來,已有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參與此項活動。很多國家在這一天或者前後一周、一個月的時間內都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圖書館、媒體、出版商、學校、商店、社區等機構團體在這一段時間裡都會做一些贈書、讀書、演戲等鼓勵人們閱讀的事情,把讀書的宣傳活動變成一場熱熱鬧鬧的歡樂節慶。

從世界各地來看,讀書節已成為當代社會的文化景觀,而且是最近20年的新風潮。不過,現代意義上的第一個“讀書節”,最早可追溯到1926年西班牙國王首次設立的“西班牙自由節”,並把偉大作家塞萬提斯的生日10月7日作為這個節日的慶祝日。

1930年慶祝活動移到4月23日——塞萬提斯的忌日,碰巧這一天也是加泰羅尼亞地區大眾節日“聖喬治節”。傳說中勇士喬治屠龍救公主,並獲得了公主回贈的禮物——一本書,象徵著知識與力量。每到這一天,加泰羅尼亞的婦女們就給丈夫或男朋友贈送一本書,男人們則會回贈一枝玫瑰花。由此相沿成習,如今每到這一天,書籍減價10%,玫瑰花的價格則陡然上漲。

世界讀書日就來源於此。巧合的是,這天是著名作家塞萬提斯、莎士比亞、維加3位著名文學大師的辭世紀念日,又是美國作家納博科夫、法國作家莫里斯·德魯昂、冰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克斯內斯等多位文學家的生日。巧合之外,則是人們對書籍的熱愛和對閱讀重要性的深層認識。主鏇律都是一樣的:無論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都能保護智慧財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