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論據:有關讀書的議論文論據

議論文論據:有關讀書的議論文論據

書,對於人類的重要性,怎樣評價,都不為過。可是,若不讀或不會讀,書有何用?朋友:你不僅要擁有書,愛書,而且要勤於讀書,要學以致用,那才能充份體現書的價值。

在我們面前的是茫茫書海,巍巍書山。讓我們在書海揚帆奮進,勝利達到彼岸;讓我們在書山努力攀登,成功地登上頂峰!

事實論據

宋濂的讀書經歷

宋濂字景濂,號潛溪。明代重臣,被稱為“開國文臣之首”。一代禮樂,多由其裁定,著作宏富,主倏《元史》、著有《宋學士文集》。

他幼年家貧,常借書苦讀。在其《送東陽馬生序》一文中,敘述了自己苦讀的經歷:他細時就愛讀書,可是家貧買不起書。就經常到有藏書人家借書,一借到書,就日以繼夜地趕抄,即使在數九寒天,硯水結冰,手指凍僵,也不亭筆。他借書守信,按期歸還,有書的有家才肯不斷借書給他。

宋濂讀書時,遇到疑難,自己不能解決時,他就長途跋涉到百里以外去尋訪名師指教。逢嚴冬季節,他忍飢挨餓,頂風冒雪,穿過巨谷,爬上大山,兩腳凍裂出一道道血口,仍繼續尋訪老師。宋濂十幾年如一日刻苦讀書,終於取得傑出成就。

蔡元培六十年讀書如一日

蔡元培,號孑民,浙江紹興人。中國民主工革命家、教育家、科學家,知識界的卓越越先驅。編著有《蔡元培先集》。

蔡元培從少年時代起,就勤於讀書,百般天蚊蟲多,晚上讀書時把一雙腳放在水桶里,避免蚊子叮咬,專心致志地讀書。在他一生繁心工作和革命鬥爭中,從未停止過讀書。他晚年回顧說:“自十餘歲起……讀到現在,將滿六十年了……幾乎沒有一日不讀點書的。”由於他一生讀書不輟,因此,他知識淵博,被譽為“學界泰斗”。

“三味書屋”的來歷

魯迅12歲進“三味書屋”私塾從壽鏡吾先生讀書。魯迅先生後來曾著文《從百昔園到“三味書屋”》回憶這段經歷。

“三味書屋”原名叫“三餘書屋”,是壽鏡吾先生的祖父壽峰嵐先生定的名。當年董遇教育其弟子要抓緊“三餘”的時間攻讀,董遇解釋“三餘”為:“冬者歲之餘,認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也。“壽峰嵐先生據此為書屋定名,意在引導學生珍惜時間,勤奮讀書。

後來壽峰嵐讀到蘇軾讚揚董遇“三餘”的詩句:“此生有味在三餘”。細細玩味覺得“三味”比“三餘”好,“三味”者“讀經味如稻引粱,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培養學生讀書興味,引導學生積極苦讀。讀書三味,其樂無窮。

理論論據

1、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清·蕭掄《讀書有所見作》

2、人不知書,其去禽獸也,僅及半耳。嚴復《救亡決論》

3、人與文學關的關係,“入迷”是必要的。茅盾《論“入迷”》

4、積財千萬,無過讀書。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

5、閱讀是一項高尚的心智鍛鍊。美]梭羅《活爾登·閱讀》

6、書應能通向四個終端:智慧,虔,愉悅或實用。[英]德納姆《論智慮》

7、讀一切好書如同與往昔時代最優秀的人們交談。[法]笛卡爾《方法論》

8、人們說生命是最重要的,而我認為讀書是最重要的。[美]史密斯《回想錄》

9、書籍是心靈的良藥。希臘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