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議論文論據:磨難的議論文論據

有關議論文論據:磨難的議論文論據

“自古名人多磨難”。名人之所以成為名人,大多經過逆境的種種磨難。他們面對逆境,不怨天尤人,不誤用嘆哭泣;咬緊牙關,奮力抗爭以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戰勝逆境,成為勝利者。

事實論據

命途多舛的蘇軾

蘇軾,宋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他被當時“改革派”中的有些人指控“譏刺朝政”、“包藏禍心”,遭到逮捕和審訊,幾乎送了性命,史稱“烏台詩案”。後謫居黃州。1085年宋神宗病逝,哲宗繼位,高太后攝政。高太后不滿新法,立即起用舊黨召。司馬光等回亦執政,蘇軾被調回京城,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等職。後同舊黨發生分歧。他對舊黨執政後,暴露出的腐敗現象進行了抨擊,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勢力的極力反對,於是又遭誣告陷害。1089年,蘇東坡再次被貶出京,出任杭州知府。1093年,高太后去世,哲宗執政,又把變法派召回朝內主政,政局變生急轉直焉的變化。第二年6月蘇東坡,被貶得更遠,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定居在惠州(今廣東惠陽)。晚年過流放生活。給蘇東坡又一次沉重打擊,公元112024年7月26日,這位66歲的老人,終於滿含悲憤離開人世,結束他命運多舛的一生。

蘇軾的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就是在被貶時寫出的。如:詞作《奴嬌·赤壁懷石》,散文《簣谷偃記》,《方山子傳》、《記承天寺夜遊》、前後《赤壁賦》等。

理論論據

1、人才由磨鍊而成。蔡鍔

2、刀在石上磨,刀越來越快,石越來越薄。茅盾《問題的兩面觀》

3、天下決無一蹴即成之事。鄒韜奮

4、困難出英雄。徐特立《紀念五四對青年的希望》

5、快刀不磨要生鏽,胸膛不挺背要駝。聞一多《〈西南採風錄〉序》

6、鐵是愈錘鍊愈堅韌的。聞一多《從宗教論中西風格》

7、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唐·劉禹錫《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