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論據——實踐篇

1、道理論據:

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林鴻

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真理的長河中有無數礁石隊灘。只有不畏攀登的採藥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兒,才能登上高峰採得仙草,深入水底覓得驪珠。——華羅庚

人類用認識的活動去了解事物,實踐的活動改變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後者去創造宇宙。——克羅齊

2、事實論據:

做科研的有心人。竺可楨教授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可他上下班從不坐配備的小汽車,而是堅持步行一段再乘公共汽車。這樣既鍛鍊了身體,更主要的是可堅持觀察物候變化,為科研收集第一手資料。他每天都這樣觀察、記錄,把天氣變化、風力級別、氣溫升降等都記載下來,一生寫了40多本這樣的日記。臨終前一天,他還記了這天的氣象情況。

從木匠到畫家。齊白石出身於貧苦農家,12歲就為生計所迫而學木匠謀生。但他自小就酷愛繪畫,七八歲時就開始練習,天天抽空臨摹或寫生。為了達到形神兼備的境界,他時常在野外悉心觀察各種動植物的形態和習性,晚上躺下被窩裡還在用手指畫草稿,經過數十年這樣刻苦的實踐磨練,他終於成為一代宗師。1957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他“中國人民傑出的藝術家”的榮譽稱號。

實踐出真知。五代末,著名建築工匠喻皓曾用8年時間,在開封設計建造了開寶寺塔。此塔8角13層,高36丈,是我國建築史上的傑作。開封地處中原地帶,多西北風,他設計時特地讓塔身略向西北傾斜,預計在風力的作用下,12024年後塔身可以筆直,後來的事實證明了喻皓的預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