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1000字說明文

摘要:颱風的成因,是熱帶海面受太陽直射而使海水溫度升高,海水蒸發成水汽升空,而周圍的較冷空氣流入補充,然後再上升,如此循環,終必使整個氣流不斷擴大而形成“風”。

颱風和颶風都是產生於熱帶洋面上的一種強烈的熱帶氣鏇,只是發生地點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包括南中國海範圍內發生的熱帶氣鏇稱為颱風;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東部的熱帶氣鏇則稱颶風,也就是說在美國一帶稱颶風,在菲律賓、中國、日本、東亞一帶叫颱風;在南半球稱鏇風。颱風的成因,是熱帶海面受太陽直射而使海水溫度升高,海水蒸發成水汽升空,而周圍的較冷空氣流入補充,然後再上升,如此循環,終必使整個氣流不斷擴大而形成“風”。

颱風內各種氣象要素和天氣現象的水平分布可以分為外層區(包括外雲帶和內雲帶)、雲牆區和颱風眼區三個區域;鉛直方向可以分為低空流入層(大約在 1公里以下)、高空流出層(大致在10公里以上)和中間上升氣流層(1公里到10公里附近)三個層次在颱風外圍的低層,有數支同颱風區等壓線的螺鏇狀氣流捲入颱風區,輻合上升,促使對流雲系發展,形成颱風外層區的外雲帶和內雲帶;相應雲系有數條螺鏇狀雨帶。捲入氣流越向颱風內部鏇進,切向風速也越來越大,在離颱風中心的一定距離處,氣流不再鏇進,於是大量的潮濕空氣被迫強烈上升,形成環繞中心的高聳雲牆,組成雲牆的積雨雲頂可高達19公里,這就是雲牆區。

颱風在低層主要是流向低壓的流入氣流。由於角動量平衡,在內區可產生很強的風速,在高層是反氣鏇的流出氣流。上下層環流之間通過強上升運動聯繫起來,這是颱風環流的主要特徵。

颱風中最大風速發生在雲牆的內側,最大暴雨發生在雲牆區,所以雲牆區是最容易形成災害的狂風暴雨區。20xx年的1號強颱風“珍珠”(Chanchu),在菲律賓、中國東南部、台灣總共造成104人死亡以及12億美元的損失。20xx年的4號強熱帶風暴“碧利斯”(Bilis),在菲律賓、台灣、中國東南部總共造成672人死亡以及44億美元的損失。20xx年的19號超強颱風“龍王”(Longwang),給我國台灣、福建、廣東、江西等地造成大風大雨,並造成一定人員傷亡。由此可以看出雲牆區的破壞性大。

因此加強颱風的監測和預報,是減輕颱風災害的重要的措施。對颱風的探測主要是利用氣象衛星。在衛星雲圖上,能清晰地看見颱風的存在和大小。利用氣象衛星資料,可以確定颱風中心的位置,估計颱風強度,監測颱風移動方向和速度,以及狂風暴雨出現的地區等,對防止和減輕颱風災害起著關鍵作用。當颱風到達近海時,還可用雷達監測颱風動向。建立城市的預警系統,提高應急能力,建立應急回響機制。還有氣象台的預報員,根據所得到的各種資料,分析颱風的動向,登入的地點和時間,及時發布颱風預報,颱風緊報或緊急警報,通過電視,廣播等媒介為公眾服務,同時為各級政府提供決策依據,發布颱風預報或緊報是減輕颱風災害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