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記憶初二作文

【篇一:溫暖的記憶】

老師講完最後一道題,終於滿意地留作業離開。我收拾完書包,穿著雨衣向車棚走去。天已然黑透,濃密的雨點打在雨衣上,發出“啪啪”的無序聲,一如此時我凌亂的心情。今早快到校時,腳踏車後胎突然沒氣了;尚未為此釋懷,又意外受到數學老師的批評,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注定是一個淒寒神傷的夜晚!

為縮短歸程,我踏上一條冬季少走的小徑。經過幾盞稀疏的路燈後,我看到路口的修車棚依然亮著燈,裡面依然坐著那位孤獨的老者。我知道他從去年開始在這修車的,不過我永久牌腳踏車質量還可以,一直沒有光顧他。我下意識地摸了一下口袋裡僅剩的兩個硬幣,心一橫,推車走了進去。

我故作鎮定地喊:“老闆,修車!”他抬起頭,只說了一句“現在讀書真辛苦呀,這么晚才放學”,就開始給我修了。

他拍了幾下車胎,說:“車胎被扎破了,需要補胎!”果然,在他的指示下,我看見車胎上扎了一枚褐色的釘子。他熟練地把車子倒過來,用鉗子拔掉釘子,剝下車胎準備補胎。我心裡想,先補好再說,他收費貴的話就讓他記賬,明天再還,來個先斬後奏。如果先問錢再說沒錢,我就失禮了。這么一想,我也就釋然了。

突然我想到,和他套關係,沒準他會少要一些錢。於是,我假裝關切地問:“天這么冷,這么晚了,幾乎沒客人,您怎么也不回家呀?”我發現他熟練的動作稍微遲疑了一下,嘆口氣說:“再等等!你不就是我的客人嗎?生意是守出來的。辛辛苦苦一輩子,沒想到一退休就被人家嫌棄,成了吃閒飯的人!在家還不如在這自在。”我沒想到話題竟這般沉重,就不敢多說。不過轉念一想,壞了,他得要多少錢呀?

在我忐忑不安中,他修完了,我也在等他的宣判。只聽他說:“沒有換東西,你拿一塊錢就可以了。現在天也晚了,快回家吧,我也要收工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只覺得一股暖流湧上心頭,於是趕緊掏出一元錢,連聲道謝,騎上車子快速消失在夜幕里……

爸爸聽完我的話說:“兒子,你遇到好人了!兩個月前我的腳踏車也補過胎,一個小洞,收了我20元呢!”

突然,我整個人都被溫暖包圍著。真是一個溫暖怡情的夜晚!

【篇二:溫暖的記憶】

周末我突然接到好友電話,要我陪他去區圖書館借書。想著在家沒有事情,還可以名正言順地出去玩,我欣然答應了。

到了圖書館,我頓時就被這裡濃厚的學習氛圍所打動:幾位小朋友在沙發上看漫畫書,不少同齡的學生在寫作業,一些中年人在做英語試卷,另外還有老年人在看報紙。想想自己平時周末在家就知道玩電腦遊戲,真有點小慚愧。好友興沖沖地走向了雜誌區。我知道他是個軍事迷,各類的戰機、航母、潛艇等,他都說得頭頭是道。區圖書館我來得很少,就很隨意地四處轉轉。

不知被什麼指引似的,我不知不覺在青春文學區域停下來,一本郭敬明的《小時代》吸引了我。聽說這本書已經拍成電影了,只不過我沒有看過。不過,郭敬明的大名我還是有所聞的。我拿出一本,開始讀起來。故事情節以上海為背景,講述了林蕭、南湘、顧里、唐宛如這四位女生的故事。沒想到這么有意思,我竟然被班裡女生談論的狗血劇吸引了。

突然,一個怯怯的聲音響起:“大哥哥,地上的是不是你的交通卡?”我緩過心神,看到一個六七歲模樣的小妹妹,只見她指著地上的交通卡。我趕緊用手摸自己的口袋,果然,交通卡沒有了。我趕緊撿起地上的交通卡,正是自己的,連聲說“謝謝”。小妹妹說:“不客氣。大哥哥,你能不能幫我拿一本書呀!在最上面一層,我夠不著。”“好呀!”我欣然答應。在小妹妹的指引下,我看到她要拿的那本書是《魯迅全集》。我很驚訝,魯迅的文章很難理解,這是我近九年教育生涯的切身體會,沒想到她竟然要讀魯迅的書。書放的位置很高,不過難不住我,我踮起腳,就把書抽了出來。“給你。”我輕聲地說。小妹妹說:“謝謝你,大哥哥。”說完,她蹦蹦跳跳地向閱讀區跑去。“現在的小孩子真不簡單”,我心裡由衷地敬佩。

在回家的公車上,溫暖的陽光照在身上,讓人感覺舒服極了。看著手提袋裡裝的書,記憶起圖書館裡發生的點點滴滴,真的很充實,很溫暖。

【篇三:溫暖的記憶】

學校已經放寒假了,可爸爸媽媽還要上兩周多的班才過年,於是我被送到外地的奶奶家小住。每天早晨起床,奶奶總為我準備了熱騰騰的豆腐腦和暖乎乎的生煎。我這個人從小就沒有挑食的毛病,每次都吃得乾乾淨淨。奶奶總是坐在旁邊看著我,聽我講著家裡的、學校的趣事。

俗話說:“事不過三!”當奶奶第四天還把這兩樣端到我面前時,我再也忍不住了,說:“怎么還是這樣兩呀?我都吃三天了。”奶奶突然如夢方醒地說:“對不起,我把你錯當成你爸爸了!”我很有興趣,就問奶奶:“爸爸小時候經常吃這些嗎?”奶奶說:“是呀!他每天都要吃,從來不厭煩,我每天都給他買。”我心裡犯嘀咕,爸爸在家裡可從來不吃生煎的!奶奶說:“你想吃什麼,我陪你出去吃!”我看了一眼窗外飄舞的雪花,下意識地縮了一下頭說:“今天算了,明天我要吃油條和豆漿!”奶奶笑著說:“好的,明天我的小孫子要吃油條和豆漿,我記住了!”

第五天早上,我果然吃到了油條和豆漿。寫寫作業,看看電視,很快,爸爸來接我回家過年了。

當天晚飯之後,我和爸爸回到房間。我問爸爸:“平時你說自己不吃生煎的,但我聽奶奶說你小時候天天吃生煎,怎么回事?”爸爸沉思了一會兒說:“孩子,你奶奶年輕時生過重病,不能工作,不能做家務,她當時很內疚,抱怨自己成為家裡的負擔。你爺爺怕她閒著無聊,就叫她負責買早餐!至於為什麼要吃生煎,因為賣生煎的攤點是離家最近的。所以,你去世的爺爺愛吃生煎,我也愛吃生煎,懂嗎?當時爺爺告訴我要吃生煎時,我才8歲!”我突然明白了。我來到奶奶的房間,告訴她我又想吃生煎了。

次日早上,我和爸爸面前一人一份生煎。爸爸端正坐姿,用心地吃著,仿佛在做一件莊重的事情;我也端正坐姿,靜靜地吃著,感受著來自生煎地溫暖,感受著這溫暖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