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是人間最大的美德作文

可以說北京奧運會第27枚金牌的產生是頗具傳奇色彩的。由於美國射擊名將埃蒙斯的最後一槍失手,再加上中國選手邱健的穩定發揮,最終邱健從第三名躍居第一,而在前9槍一直穩居榜首的埃蒙斯卻落到第四名,無緣奧運獎牌。

我的思緒回到了那場令人記憶猶新的比賽上。隨著最後的一槍聲響起,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因前九環遙遙領先的優勢而最有把握奪金的美國選手埃蒙斯的槍靶上。但展現給我們的不是什麼10點幾環,而是4.4環!全場一片譁然,作為現場特約解說員的埃蒙斯的妻子也驚訝得不知所措。

當許多中國人為又一枚金牌的產生感到興奮,為邱健的意外奪冠無比激動時,我的心情卻是十分複雜的,甚至也可以這樣說:我更為美國選手的失利而感到難過。

雅典奧運會上同樣的一幕又重新在北京奧運會上上演了。四年前,埃蒙斯由於最後一槍的脫靶而痛失獎牌,捷克射擊女選手在賽後安慰這名美國人,使得兩人後來結為夫妻並約定在本次北京奧運會中雙雙奪冠。如今,面對再次失敗的丈夫,在北京奧運會上奪得首金的妻子也像四年前那樣緊緊擁抱住丈夫,當時兩人的心情應該是很難以言表的吧。

本文講述了一條清澈的小河裡生活著一群鯉魚,天天過著平靜的日子。它們的朋友是天鵝和鴛鴦天天都會有新的事情發生。

有一天,河上來了一條小船,鯉魚們招呼著,去看看,上面有正在歇息著的十幾條鸕鶿,鯉魚們想:它們應該也是和天鵝是一樣的,應該也是和善的。鯉魚們懷著這樣的心情去歡迎鸕鶿。結果鸕鶿把幾隻鯉魚捉到了木桶里。

被捉的魚在桶里不能動彈,它們一半身體是乾涸的,它們詛咒世界,詛咒關著它們的木桶。不一會兒,鯉魚們發現它們的身體能能動彈了,發現原來是自己的眼淚救了自己,最終回到了小河!

當鯉魚們被困在木桶里的時候,它們是怎么獲救的呢?對的,它們在自救,它們用自己痛恨世界的淚水救活了自己。它們用自己悲傷痛苦的淚水救活了自己。

我們要學會鯉魚的精神,自救比任何都重要,懂得自救,用好自救,才能真正安全。

人生道路上難免會遇到敵人,難免會遇到困難,但仔細想想,自己才是最大的敵人,只有戰勝自己,才會取得成功!

記得那天,教我彈琴的老師邀請我去參加電子琴表演,我爽快地答應了,並在家刻苦練習,為的是我能胸有成竹,到時候出色地完成表演。

那天,正好趕上下雨,雨聲“叮咚”本是美妙的,加上風的伴奏,猶如交響曲,但在我聽來,卻是噪音。時值初夏,有一點小熱,可那微微的、清清的風都吹得我直發抖,我心裡只想著會出什麼狀況,焦慮與不安頓時湧上心頭。心不在焉的我,被台階絆了一下,往前趔趄了兩步,嚇得我心驚膽戰,我深深舒了一口氣,擦了擦頭上的冷汗,以此來減輕我的壓力。

我慢吞吞地入了場,當時真想把時間暫停,好讓自己平靜下來。雖說是表演還沒開始,但大廳內已經人山人海,大家都在討論這次表演。同學們背著曲譜,老師們安排著順序並做好幕後工作。我竟然是第一個——老師找到我並對我宣布了這一訊息,這時我心中的焦慮、不安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我平靜下了心情,彬彬有禮的上了台,死板地鞠了一躬。我剛按下第一個琴鍵,就發現音調錯了,發出了難聽的聲音,當時就有人“撲哧”一聲笑了出來,我尷尬極了,心裡亂七八糟的:唉!我失誤了,我肯定會被別人嘲笑的。我差點哭了出來,但是欲哭無淚。我鼓起勇氣:我不能被自己打敗,我一定要努力。慢慢地,沒人再吵鬧,美妙的音樂飄到了大廳里的每個角落……

當聽到掌聲那一刻,我明白了,在人生道路上,自己才是最大的敵人,只有戰勝了他,你才能渡過難關,走向成功。

給予是最大的財富這件事是發生在3年前的時候,但我現在對這件事還是歷歷在目。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日子,我心情非常好,因為,我今天要去我的奶奶家。我今天總是感覺過得很快,終於快到放學的時候,我一摸兜兒,早晨媽媽給我的一元錢呢?我趕緊把書包給翻了一遍還是沒找到,這時放學優美的鈴聲響了,我想放學的時候向同學們借一元錢吧!

放了學我向同學們借錢不是不願意借給我就是沒帶錢,這時我正向另一位同學借錢時,一位拉貨的叔叔走過來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說:“小姑娘這一元錢你拿著吧,趕快去坐車吧,別耽擱了吃飯!”我不好意思的接過叔叔的一元錢說:“謝謝叔叔您好人會有好報的!”

回到家我想:那位叔叔每天只靠拉貨來維持生活,我憑什麼要他的錢呢?

那位來不及問您名字的叔叔我要告訴您:能給予就不貧窮

我在電影製片廠工作了十八年,先是當編劇,後來當導演。常有人問我,當編劇跟當導演的感覺有什麼不同?我說,就工作性質而言,編劇與導演都是文藝創作,但編劇更多的是“個體作戰”,而導演則是“兵團作戰”。編劇是“散兵游勇”,你喜歡白天睡大覺、通宵開夜車也罷,你愛去深山老林、海濱小島寫作也罷,悉聽尊便。導演則全然不同。導演是“三軍統帥”,要指揮演員、攝影、製片、錄音、美工、服裝、化妝、道具、場記、木工、照明等等。那么多不同工種一起工作,需要協同,需要配合。作為導演,除了電影藝術造詣之外,需要一種品德,那就是包容。

我原本是個急性子,“紅頭火柴”。當編劇的時候,自由慣了,散漫慣了,“紅頭火柴”即便走火,或者跟領導意見不合,或者跟導演見解不同,也就一吵了之。可是,當了導演之後,特別是在拍攝現場,千頭萬緒,導演成了各種矛盾的交叉點。這時候,“紅頭火柴”一旦冒火,就會導致“天下大亂”。有了幾回“森林大火”的教訓,我這“紅頭火柴”漸漸變成“安全火柴”。我懂得了包容,懂得了導演必須善於傾聽各種不同意見,必須善於協調各個工種之間的矛盾。

導演雖然是“三軍統帥”,但是事事處處不能用“統帥”壓人。只有你充分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充分尊重你。就這樣,我的攝製組在現場往往七嘴八舌,誰都喜歡向我提出自己對鏡頭的構想。我喜歡這七嘴八舌的民主氣氛。在我看來,這正是對導演最大的信任和尊重。當然,最後還是由我“拍板”。不過,我在“拍板”前,要在現場充分說明理由,得到了大家的理解,於是全組統一了創作意向,擰成一股繩,工作起來非常默契。

其實,就家庭而言,包容同樣不可或缺。我的小家,最初是夫妻兩人,不久增加了兩個兒子,後來又增加了兩個媳婦,如今很快還將增加新的小成員。小兒子一家在美國,大兒子一家在台北,我笑稱我們家是“一家三地兩制”。長媳是台灣人,我們家又成了“兩岸之家”。年歲不同,閱歷不同,環境不同,工作不同,存在著明顯的代溝。作為一家之主的我,猶如在拍攝現場的導演。我發現,在導演工作中學會的包容,對於小家庭同樣需要。家裡雖然也常常七嘴八舌,但是彼此互相尊重,成了和睦之家。“家和萬事興”,這“家和”的前提就是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