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資源,保衛地球作文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人都應具備的。可是,在人類文明高速進步的今天,“節約”這個優良傳統卻逐漸被人們遺忘。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騰到海不復返。”黃河,我們的母親河,因為乾旱正讓人類嘗到缺水的痛苦。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大自然的血液,在不停的循環流動,維持我們的生活。沒有水,萬物就會消亡;沒有水,就不會有秀美的湖光山色;沒有水,人類無法生存……

地球上,真正可以供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只占全球總總儲水量的十萬分之七。目前,世界上有26個國家的兩億多人缺水。我國的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之一。可是在一些地方,仍然能夠經常看見浪費水的壞習慣。“嘩啦,嘩啦……”多刺耳的流水聲,又有人在浪費水了!在校園裡,我們發現有些同學洗手後不關水龍頭,在建築工地上水龍頭裡的水嘩嘩直流,走過的人熟視無睹……

就說一次性筷子吧!我國的森林覆蓋率相當於世界森林覆蓋率的61.3%,全國人均占有森林面積相當於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人均森林蓄積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積量的12.5%。每年我們消耗掉的一次性筷子450億雙,就要耗費木材166萬立方米,需砍伐大約2500萬棵大樹,減少森林面積200萬平方米。

再看看我們身邊的一些同學,用餐時一次就拿好幾雙筷子,這雙不好了就丟掉,再換一雙;一些同學用紙張也是一樣,不小心寫錯幾個字,撕掉多瀟灑呀。夏日裡教室不管有人沒人,電風扇都是呼呼地吹個不停,長明燈的現象也已屢見不鮮了。

可是在我們身邊,卻還存在著各種浪費資源的現象,有一次我們學校的幾個大哥哥,打開了供同學們洗手用的水龍頭,用水打水仗,水龍頭的水正嘩嘩地往下流,看到這,我趕緊上前把水龍頭關上,可是,幾個哥哥都一把把我推開,說:“關你什麼事,走開!”。據我的觀察,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發生類似的現象:大白天,辦公室的燈開著;在較為涼快的秋天,空調、風扇在轉著;公用水龍頭的水也時常滴著。這些現象什麼時候才能消失呢?難道要等到水資源缺乏、枯竭的時候我們才回過頭來談節約嗎?

節約用水”並不是限制人用水,更不是不讓用水。其實,節約水是讓人合理地用水,高效率地用水。節約用水並不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人人有珍惜資源、糾正他人浪費水之義務。那種認為“只要我交了水費,就可以隨意揮霍,浪費水是我自己的事,別人管不著”的觀點是錯誤的,那種認為“水只有7角錢,很便宜,多用一點無關緊要”的觀點更是有害的。節約用水是每個公民的責任。

我國《水法》指出,水資源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世界各國也都規定,水是公共財產。因此,人人都應當具有公水意識。電資源也是十分珍貴的,凝聚著許多人的辛勤勞動。人人都應愛護水,節約用水,反對污染水,浪費水。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持家,勤儉立校,這是一種公德,也是一種美德。

同學們,叔叔阿姨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讓我們珍惜資源,為共建一個節約型社會而努力。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

老師,同學,叔叔阿姨們,大家好,我叫陳黎恩,來自運通學校學校。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珍惜資源,節約用水,從你我做起。》

我們的地球是一個藍色的水球,為水所覆蓋;但其中大部分是鹹水,無法直接飲用,我們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並不多。有人比喻說,在地球這個大水缸里,可以用的水只有一湯勺。目前,世界上有半數以上的國家約15億人口面臨淡水不足,其中29個國家的4.5億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狀態中。“水貴如油”這四個字是個比喻,但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卻成了無可辯駁的現實。

早在1977年聯合國就召開水會議,向全世界發出嚴正警告:水不久將成為一個深刻的社會危機,繼石油危機之後的下一個危機便是水。把水看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時代已經過去,把水當成寶貴資源的時代已經到來。我國人均占有量僅居世界第84位,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之一。我國有300個城市缺水,近50個城市嚴重缺水,18個沿海城市中14個缺水。中國也正面臨著一場嚴重的水危機,並且有不少地方出現過水荒。請聽聽這些數字:1988年夏天,武漢市居民強行開啟50個消防栓,取水使用。1989年,曾有“八水繞長安”之譽的西安市,斷水面積達27平方公里,根據相關部分的水資源報告,水資源相對豐富的雲南省昆明市地下水水位正在以年均水位降幅0.11米~0.31米的速度下降。這一個個可怕的事實,這一個個驚人的數字,難道還不能引起我們的重視嗎?

“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是我們共同的母親,保護地球是我們的責任,我們應該來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不能讓它受到破壞!”這是大家的心聲。

現在我們擁有許多美好的東西:豪華而有朝氣的房子、又平又寬的公路、一片綠油油的田野、寬大的體育館,但這又有什麼用呢?人們一次又一次地砍伐樹木,使美麗的森林變成光禿禿的了,用來做筷子、椅子、桌子、鉛筆、床……在那附近的城市可能會遭到沙塵暴或者颱風暴雨的襲擊。所以,我們不要濫砍亂伐,過分的砍樹,不止大自然受到破壞,還有許多小動物們也失去了溫暖的家,我們要愛護大自然,給小動物們一個溫暖的家!

我曾看過一個電視節目叫做《科學世界》,這個電視節目敘述的是科學家推測52024年後的北美洲海洋,因為地殼運動的變化,陸地和陸地互相碰合,造成海洋被封鎖,海水不能流動,那裡因為天氣炎熱海水才容易蒸發得快,過不了多久全部的海水被蒸發了,變成了乾旱的土地,一些動物因環境的變化慢慢地進化成了另一種形狀,就連性格也改變了,一隻性格溫柔的松鼠竟變成了性格兇猛狡猾的松鼠了……

我還看過一本新編的《十萬個為什麼》,裡面說:“自古以來,古人們都會節約用木頭,即使他們去砍樹來燒飯做菜也會利用樹木,他們只是砍掉一棵樹的頂端部,使樹木不會斷絕生機,讓它們還會繼續生長,這樣就不會毀壞大自然。可是到20世紀90年代初,全球本來100?的樹木卻一瞬間用去了25?的樹木,那個時候還剩75?的樹木。從那起,人們就開始瘋狂砍伐樹木,弄得樹木越來越少。美國和英國每天砍伐樹木約80畝,這樣一來沒過多久,全球的樹木要全被砍光了!”

聽了我那么多的介紹,同學們!這些種種事情,難道還不能給我們教訓與啟示嗎?喔,還有全世界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伯伯你們都知道應當怎么保護大自然了嗎?大自然中還有更多需要我們去保護的地方,不僅是大自然需要我們的保護,環境也需要我們來保護!讓我們一起來保護大自然吧!

前幾天,我看見一則幽默的漫畫,大概意思是:一個長著“木頭腦袋”的人到森林裡去砍樹,人們都說他“榆木腦瓜不開竅”,因為他不知道保護環境,也不知道珍惜資源。這時,一隻啄木鳥飛到了這個森林裡。它看見了這個人在砍樹,並且長著一個木頭腦袋,於是便說:“這段木頭裡一定有蟲!”這個啄木鳥便開始啄這個人的頭,要懲罰他,所以一直啄到天黑為止。這一則幽默的小故事告訴我們:我們應該更好地保護環境,珍惜資源,不能讓世界上所有的低級動物嘲笑我們,我們應該比其它動物做得更好。

有些人說:“哎呀,保護環境算什麼?珍惜資源又算什麼?自己開心就可以了,不管它什麼保護環境還是珍惜資源,以後就沒有讓自己隨意的機會了!”但是,有沒有人想過,如果世界上沒有了樹,我們怎么生存?我們將會被沙塵暴所侵害,世界上將沒有了綠色的生命,地球將被沙漠所覆蓋,變得一團遭。那將會多可怕呀!

如果世界上所有人都保護環境,那么,世界將多美好呀!我們回過頭來想一想,語文書第15課課文都明確地告訴了我們,降臨在大地上的事終究會降臨在人類身上。我們也學過這樣兩條名言佳句:善代地球就是善代自己;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是呀,如果植物消失了,動物們也無法生存,我們不能移居到其它星球,不過,如果我們好好保護環境,就不需要移居到其它星球了。其實,只要我們換一種方式生活,就可以讓植物永存人間,我們人類也會享受到植物帶給我們的好處。

人類呀,快醒醒吧!讓我們保護環境,讓地球母親好好地生存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