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四年級觀察日記

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而且想從觀察中有所收穫,還是多多寫作連續日記吧。下面由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四年級觀察日記,希望可以幫到你喔!

國小四年級觀察日記篇一:

我從冰櫃里抓出一把豆子,檢出壞的,又放到杯子裡用水泡上。

第二天,我換水的時候發現,豆子有些膨脹,像一個個喝飽了水的小孩一樣。胚根四周還長出了些個小皺紋。

第三天,胚根上出現了小包,四周的皺紋不見了,變成了神仙的腦袋。我在媽媽的引導下,把水倒掉,給它們蓋上了一成毛巾,又在毛巾上灑了一點水。我聽媽媽說,蓋毛巾是為了保持它的濕度,豆子要是長時間在水裡泡著就容易腐爛。聽了媽媽的話,心裡想:原來泡豆子也有這么多的學問啊。

過了兩天,胚根上長出了一兩毫米的小芽兒,小芽兒十分細小,差不多有一個指甲那么厚,越往上越細。

又過了兩天,芽兒長成了四五毫米的細針,身上深黃的衣服變成了淺黃的,芽兒是彎的,像月亮一樣,十分美麗。媽媽對我說:“這種豆芽可以炒著吃,就像市場上賣的豆芽一樣,不過,前兩天新聞上說外邊賣的豆芽里放了一種人吃了不好的東西。你看,自己泡的豆芽就是吃也放心啊!

國小四年級觀察日記篇二:

自從昨天種下綠豆,我就時刻盼著它發芽、長大。可是,綠豆不從人願,我仔細的觀察了一天,發現綠豆除了因為吸收了水分,漲破了皮外,其他沒什麼變化,這些“小懶蟲”還在睡大覺,做著自己的美夢呢!

我真想打消觀察它生長這個念頭。我心想:小豆子呀小豆子,你何時才能伸開懶腰,何時才能生根發芽啊?

9月24日

今天清晨,沉睡的小豆子終於有了些起色。它長出了細小的嫩芽兒,像一個個小逗號。我靠近一聞,天啊,臭死我了。我馬上給它們澆了一小盆水,因為我怕下面的綠豆接受不到陽光,所以翻動了幾下,導致我的手也臭烘烘的了。

下午,小豆子終於發芽了,莖也長出來了。小豆子裡面只有淡淡的白色,小豆芽像一個個五線譜的音符。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什麼都要去仔細觀察發現,只有發現才能知道事情的答案。

國小四年級觀察日記篇三:

今天,我發現我的“居室新來客”——兩條小魚,一條好動,一條好靜。其中一條就像是有無窮無盡的生命力一樣,總是歡快地游來竄去,游個不停;另一條則是安靜地沉在水底趴著不動。活像老僧入定,任同伴在它身邊上、下、左、右、前、後晃來晃去,它也不為所動,就這樣,一動不動在沉在瓶底。看它們這么有個性,我忍不住給它們起了名字。我給好動的個大一點的起名“紅箭”,喻意它游得像離弦的箭一樣快;給好靜的小一點的那條起名“紅鈍”,嘻嘻,誰讓它一動不動的反應遲鈍呢。

國小四年級觀察日記篇四:

我養的這盆仙人掌的莖扁扁的,上面長了許多刺。我曾聽老師說,仙人掌是為了適應沙漠的氣候,葉子才變成了刺,莖變得肥大而多肉,而且還長有許多毛。它的莖肥大就是因為要雨季中儲存養料,旱季減少水分的蒸發。而我為它這種“適者生存”的應變而震撼。

然而,更讓我震撼的是發生在暑假裡的一件事。

記得暑假時,比我大四歲的表哥來作客,不知怎么的腳上長了個瘡,疼得他哇哇直叫,簡直可以說坐立不安。後來,媽媽不知從哪本書上找來個偏方:將仙人掌切下不塊,搗碎,敷在瘡上。我一聽,叫起來:“想切我的寶貝?沒門!”媽媽和哥哥做了好半天思想準備,我才答應他們切下一塊。過了幾天,表哥腳上的瘡果然消失了。我想:“這法子還挺靈,可我的仙人掌肯定要死了。”又過了幾天,仙人掌的“傷口”慢慢的幹了,癒合了,只留下一道白色傷痕。此時我不禁對仙人掌肅然起敬。

從此,我更愛仙人掌了。每當我看見那條白色的疤痕,就想起了它那捨己為人的精神和它那頑強的生命力,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向仙人掌學習,做個頑強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