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作文感悟生命:感悟生命

晚上,我正在研究著我的數學題。忽然,一隻小蟲子“侵略”了我的作業本。它在我的作業本上到處亂跳,我看著就心煩。

我的思路全給它打亂了,我用對它而言是人“如來神掌”的手“啪”地拍了下去。我本以為它會被我打死,誰知,不一會兒,它又頑強地爬了起來。它看著我,似乎在說:“想打死我,沒那么容易!”

我氣急敗壞,這時,我想起電視裡面壞人常常說的話:“嘿嘿,我讓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一不做,二不休,我立即到廚房拿了一個玻璃杯,趁它不注意,把它給“收”了進去。好了,這樣我就可以安心地做我的作業了,反正你也逃不出去,等我做完了,就把你給整死掉。

我思考了半天,終於做完了那道題目。我回頭瞟了一下玻璃杯,當我看到它時,我大吃一驚:只見那個小蟲子在杯子裡蹦著、跳著。它似乎又在對我說:“即使你再把我怎樣,我也不會屈服的,小樣,你就等著看吧!”我看著它,心裡不禁被它的毅力所打動。原來這么小的一隻蟲子,卻有著這么頑強的生命力。我心想:如果是我,也許我也會想出去,但當我看見杯子罩著我時,我的心情就會低落下來,再也沒有求生的欲望。原來我連一隻小小的蟲子都不如呀!

我由衷感嘆:生命看起來很重要,可是做起來卻很難,生命是由我們自己掌握的,你沒有了求生的欲望,那么你的生命就會結束。所以,我要向那隻很不起眼的小蟲子學習,學習它那堅定的決心,學習它那驚人的毅力,學習它那渴望求生的力量。

那朵小花仿佛正向我訴說著每一片段預告瓣經歷的磨難,每一個花苞經受的痛苦,我的心又一次顫動,這朵花兒不就代表人生嗎?

是啊!人生的道路很漫長,很漫長,我們需要經歷許多的風雨,當困難接踵而至的時候,你會選擇挑戰、畏縮還是放棄?懦弱的人會選擇後者,他們也只能抓住前人留下的“木板”,在社會高潮上隨波逐浪,飄來飄去,直至被淹沒,成為一個失敗者。

勇敢者則會選擇挑戰。他們對於困難,沒有一肚子擔憂與恐懼,只是憑著堅強的意志,堅信自己一定會成功。於是,他們滿懷信心,通過一關又一關,沒有絲毫畏縮。勇敢者們好比那小花兒,總是在歷經磨難之後,笑著走向美好的未來。

小花的堅強,告訴我要敬重卑微,敬重每一個生命,也告訴我要珍惜生命,熱愛生活。是的,連小花都懂得堅強,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堅強呢?

這是一朵潔白無瑕的野花,它生長在一道狹窄的石縫裡。也許,你會笑它微不足道;也許,你會嘆它俗氣醜陋,可是,你必須向它低頭。

細看這朵小花,它的葉子泛黃而瘦小,纖細的莖似乎一碰就斷,而花瓣的白,也有幾分陳舊。但是,那條石縫證明了它經歷的滄桑,那份挺立的高貴,讓我為之一振。

試著想一想,那懸崖峭壁上的石縫上,竟能生長出一株小花已經是奇蹟了,況且還是在這個地勢險惡,天氣惡劣的“鬼地方”!可以想像,這朵小花經受了多少風雨,經受了多少飛沙走石,經受了多少風欺雪壓!每一毫米的莖上,都布滿了傷痕,這每一片段預告瓣上都凝聚著一種強大而足以撼世的力量,這就是生命的勇氣!

在這懸崖峭壁上,小花爆發了體內蓄積的全部力量,向人們展現出生命的壯麗。它挺過一次次暴風雨的襲擊,努力地紮根;它熬過了一次次折腰的絕望,努力抽出新芽。在死神三番五次的試練下,它的根扎在石頭的縫裡,抽出堅韌的枝芽,它有了錚錚鐵骨,也有了鋼一般堅強的生命力!

生命一直伴隨著我們,我們要好好地保護它。但,生命到底是什麼呢?

貝多芬,是1770—1821年的著名鋼琴家,他的作品久久流傳。他十歲的時候就開始寫第一部交響曲,但從1796年就感覺到聽力日漸衰弱,他對生活的愛戰勝了他個人的苦痛和絕望,苦難變成了他的創作動力。貝多芬更加努力地創作,?英雄交響曲?就標誌著他精神狀態的轉機。後來,貝多芬的耳朵完全失聰,疾病也突如其來,但他依然堅持不懈,因為貝多芬熱愛生命。

在屋頂的瓦隙中,掉進一粒種子,過來幾天,居然長出一株芽來。在沒有泥土的情況下,不屈向上,茁壯成長。懸崖上的青松,石縫裡的小樹,它們不需要誰來澆灌,不需要誰來施肥,任嚴寒酷暑,任風期血壓,但還是頑強地活著,長著,甚至繁衍著……因為植物熱愛生命。

張海迪,在5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嚴重高位截癱。到10歲先後做了三次大手術,活潑好動的張海迪癱瘓了,她每天握緊拳頭拉腿搬腳,忍痛鍛鍊,最終她終於能坐起來,在輪椅上生活了。張海迪每天都在輪椅上看書,追求知識,學會了針灸,學會了看病。張海迪在醫院工作時,有位老同志讓她翻譯一個說明書,這可難住了她。從此她認真地學英語,在老師的熱心指導下,她的英語水平進步很快,還為出版社翻譯了多部作品。其中有一本書中的序言題目是:路,在一個癱瘓姑娘的腳下延伸!因為張海迪熱愛生命。

此刻,我明白了生命是大地上的所有。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讓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生命是什麼?我常常思考這個問題。隨著我漸漸長大,我漸漸地懂得了生命是什麼,我要珍惜生命。

星期六,我抓了一些螃蟹放在瓶子裡,當我把瓶蓋擰得松一點,他們似乎感覺到空氣在瓶口和瓶內流動著。過了一會兒,螃蟹群都擠到這瓶口。到家後,我把他們放進一個大盆子裡上面蓋著一個紙盒子。第二天清晨,我拿開盒子一看,盆子裡空空如也,只有一條條斷了的腿和大鉗子。我可以想像出昨晚它們大逃亡時時多么的艱難。我在牆角發現了幾隻逃兵,它謹慎地看著我隨時做好逃亡準備。我毫不手軟再次把它們抓起來放進盆子裡。可是到了下午,螃蟹又逃跑了,剩下一個空盆子和一道道逃跑時留下的泥痕。螃蟹強烈的求生欲望讓我感動了,我忍不住打算找到所有的螃蟹,把它們帶到海邊,放歸大海,讓它們重獲自由。

有一次,我到爺爺家玩耍,看見了一朵非常美麗的小花。我想:正好我家沒花,不如我把這朵花載到花盆裡帶回家當做小盆景。說乾就乾,我向爺爺要了小鏟子小花盆,拿起鏟子用力地向花鏟去。可是不管我怎么用力,花還是弄不出來。原來,這朵花一長出來就早早的把根扎入堅硬的土壤里了。我心裡不禁感嘆道:這朵野花的生命力是多么頑強。

伊扎克。帕爾曼也是一個例子。他是著名的小提琴家,他從小熱愛音樂,可是他不幸的患上了小兒麻痹症,他只能拄著拐杖走路。但是,這場疾病並沒有阻止他對音樂的熱愛,仍然堅持著,到了現在創造出許許多多的作品。

我懂得了生命是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生命是頑強的生存能力;生命更是敢於與命運搏鬥。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珍惜生命,愛護生命,讓有限的生命做出無限的價值。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呢?一個有意義的生命是多樣式的,可以是為人奉獻,可以是迎難而上,可以是擁有尊嚴,也可以是誠實、守信……但也有惋惜。

今天媽媽告訴我一事實,袁健,一個大成基金的研究員,因不堪重負跳樓自殺。他是高安市瑞州人,從小到大學,都是一個佼佼者,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讀高中時還獲全國奧林匹克化學競賽一等獎,後來被保送復旦大學學材料系,他的成績還是名列前茅。讀完復旦大學四年本科又被保送本校讀研,通過三年努力,最終考進夢寐以求的北大滙豐商學院,同時又功讀經濟與金融兩個專業。袁健不僅學習好,又很懂禮貌,見人必問好,無論家人、鄰居,親朋好友都以他為榮;為他的優秀感到驕傲,令我們沒想到的是他以這樣的方式了卻自己的人生。

原因是公司實施末位淘汰制讓他感到壓力並鬱鬱寡歡,三次考核不及格將面臨解聘,當他得到通知在瞬間而至的巨大打擊下,無法頂住內心的壓力,絕望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樣的奉獻,兩個字惋惜。一個不懂得去愛,不懂得如何去感恩的人,就不會生活。

一個人可以平庸無奇,碌碌無為的在世界上虛度光陰,也可以讓生命散發耀眼的光芒。做人就應該為別人奉獻,這才是有意義的生命。奉獻不在於獻出生命,而在於你為他人創造的價值。

人生雖然短暫,我們要珍惜生命,讓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更有價值。我的生命我做主!

生命——完全由我們自己掌握。

生命是地球上最神奇的現象,地球因為有了生命而多姿多彩。曾經,我對生命的理解還很薄弱。但隨著長大,我漸漸的明白了生命,這個寶貴無價的東西,感悟到了它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那天,我無意中看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女孩在小時候就因患病而被病魔殘忍的奪去了瞭望美麗大地的視力和聆聽美妙鏇律的聽力,在她的世界中沒有歡聲笑語,沒有美麗多姿的天地。剛開始,她也很自暴自棄,甚至想離開這個世界。但命運並不會讓她一直黑暗下去,而是打開窗照進了一些陽光,把陽光灑在了她身上。莎莉文老師用獨特的教學方式教會了她五國語言,她自己還寫出了許多本世界名著。

後來我才了解到這個”她“原來就是美國著名的盲聾女作家——海倫·凱勒。這個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我,讀完這個故事,引發了我的思考:”生命為何在有些人身上燦爛輝煌?為何在有些人身上竟那般的美好,創造著奇蹟?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到底是什麼?“靜靜地思忖了半刻,我恍然大悟:其實答案就在我們每個人身上。成功者未必比任何人有天資、聰明,可能遠遠沒有普通人天生健全;沒有普通人良好的出身;沒有普通人幸福美滿的家庭。但正是因為缺陷才激發了他們內心深處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對美好未來的嚮往。他們就是由於這份渴望與嚮往,才更加努力學習,比別人更加勤奮賣力。他們用自己的汗水,最終澆灌出了成功的花朵。這就如同那句話”黑暗將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靜將使人更加喜愛聲音。“讓我更加明白了”人生最大的災難,不在於過去的創傷,而在於把未來放棄。“我要像海倫那樣,珍惜生命並讓它更加輝煌,更加有意義!

生命的價值其實就是我們對它的珍惜程度。越珍惜,生命的價值就會更高。但”珍惜“是要融入自己的希望和嚮往。只要融入了它,生命才會有它存在的價值,有成就輝煌的機遇!而且要在心中銘記:只要朝著陽光,便不會看見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