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給自己的作文加分

中考滿分作文一般有這樣的特點:明眸善睞標題靚,常用整句開頭新,個性鮮明語言美,情景交融底蘊深,善於引用素材廣,結尾傾情感人心。作者的文采是通過文章的語言表現出來的,文章的立意、構思、選材質量等也是藉助語言這個載體表現出來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呈現作者寫作能力的關鍵。在各地中考作文評分標準中,絕大多數考區或將“表達”或將“語言”跟“內容”、“結構”並列起來,作為評定作文的三大細化標準(有的考區另有“文面”或“書寫”)。說實話,我們在中考改卷時很注意中考作文的語言,對於那些表達能力強的作文往往是高看一眼。

分析20xx年中考滿分作文,發現這些作文無不是文采斐然、表達生動的典範。它們均採用了一些恰當的表達技巧,提高了文章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一、妙用修辭,語言鮮活靈動

可以這樣說,會用修辭手法是寫好作文必備的基本功,這點在滿分作文中表現無遺:有的文章用比喻,語言顯得生動活潑、意蘊豐厚;有的文章用排比,語言顯得氣勢宏大、撼人心魄;有的文章誇張、幽默,讓人忍俊不禁;有的文章用對比,文章中美醜盡顯,各得其所;有的文章用反覆,重點突出、結構明晰,等等。更絕妙的是,一些作者在一段話中同時使用幾種修辭手法,收到了美不勝收的效果。如甘肅省蘭州市滿分作文《(雀之靈)讓我陶醉》中的一段話:

你看,就是那隻孔雀,它猛然起身,忽而隨風而舞,忽而輕梳羽翅,忽而漫步溪邊,忽而展翅飛揚,忽而輕抹慧額,忽而俯首暢飲……你再看她,時而側身微顫,時而急速鏇轉,時而慢移輕挪,時而跳躍飛奔,那長長的裙褶一角仿佛天使的翅膀,在空中不停地扇動、鏇轉、歡騰、雀躍,仿佛一處幽靜的潭水被石子激起了浪花,爭搶著向前,化為層層疊疊的漣漪,一圈一圈蕩漾開去,盪盡最後一圈波紋,輕緩地安靜下來。

兩組“忽而”、“時而”排比句,配以比喻、擬物等手法,寫盡了“孔雀”超出觀眾意外的動作,形象地展現了“孔雀”輕靈躍動的舞姿,真是攝人心魄,美不勝收。

二、活用句式,語言錯落有致

滿分佳作中,既有嚴密周到的長句,品之似餘音繞樑,也有簡潔有力的短句,有如珠落玉盤:既有整齊勻稱的整句,鏗鏘悅耳,也有靈活多樣的散句,輕快自然。在行文中長短句、整散句交錯使用,句型錯落多姿,節奏富於變化,文章便具有了別樣的參差美、勻稱美。我們來看看河北省滿分文《詩人來了》中的一段話:

他來了,帶著“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冬來了。

千山無語,只任飛雪橫飄;萬徑無人,只任寒冰封凍。平時唧唧喳喳的小烏,此時也不知道躲到哪裡去了。天地之間,只有一個瘦骨嶙峋的漁翁的背影,定格在江邊,定格在逐漸模糊的風雪之中。貫穿這個冬季的,只有寂靜,靜得出奇,靜得雅致。可是冬日的寒陽凍不住詩人筆尖上的墨,他蘸著寒氣,借著雪花,書寫著只屬於自己的心靈世界。作者大膽地用散文化的語言,傳達著詩意的境界。其中第二段,開頭運用整句,很勻稱,很上口;接著運用散句,清新活潑。整散句交錯,長短句相間,文章節奏舒緩有致,朗朗上口。

三、善引名句,語言意蘊豐富

引用名句作標題,分外醒目;用在開頭,先聲奪人;用在結尾,引人深思;用作論據,信度陡增。一些同學甚至根據名句仿擬出自己的語言,顯現了較強的書卷氣。成都市滿分作文《聽聽校同的聲音》里的引文就恰到好處: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這是校園裡最自然的聲音,美麗、動聽;“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這是校園裡最壯闊的聲音,高昂、激越。聽聽校園的聲音,你一定會有豐富的收穫,理想、信念、奮鬥、拼搏……

這段話採用了直接引用名句的方法,再現r校同的聲音及其給“我”的視聽感受,這些文氣很足的名句完全符合校岡的特點,使文章的表現形式與寫作內容相得益彰。

至於滿分作文所採用的推敲用詞(特別是動詞、形容詞、語氣詞等)、大膽運用修飾語、活用口語等出彩技法,限於篇幅,這裡就不一一敘述了。有心的同學不妨自己對照本文認真體會,一定會有收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