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棵樹的感悟隨筆:禮讚紫葉李

編者按:紫葉李,就有紫色發亮的葉子,被人稱為一朵盛開不敗的花朵。我也希望我們像紫葉李一樣,一生紅紅火火。

打開相冊,一幀去年十二月初拍攝的照片,打開了我記憶的視窗。

我清楚地記得,幾個星期前一股強寒流南下,帶來了一場大雪,雪花隨著呼嘯的北風蕩滌著落葉喬木上的殘葉,只有香樟樹和桂花樹葉子上厚厚的蠟,才能抗拒嚴寒,在雪後的陽光下,反而更加蒼翠,遠遠的看去油光放亮。但在綠樹叢中,還有幾株很特別的樹,格外引人注目。順著陽光看去,那稀疏的紫紅色葉子顯得更加清新、朝氣、精神,傲傲的直向藍天,宛如朵朵紅花,燦爛嬌艷,仿佛她迎來了春天。此時,這種紫紅色葉子樹的印象如電影裡特寫的鏡頭,揮之不去,在我腦子裡一個一個地出現。

二月初,剛過立春,在世紀陽光花苑公園裡有一片小林子,樹上萌發的嫩芽吐滿枝頭,朵朵小白花如滿天繁星,遠遠的望去,恰如昨夜雪花,潔白如新,好看極了!數天后當嫩芽長成新葉時,整棵樹宛如燃燒的一團火,在旁邊綠色襯托下,紫紅紫紅,而此時樹下落花,一片雪白。當揮手辭春進入盛夏時,紫紅的葉子掩映著荔枝般大小的果子,在陽光下油光紫亮。散步的人偶爾伸手摘一個嘗嘗,甜中略含酸澀,只有林中的鳥兒日日爭相啄食,似乎津津有味。當白霜初降,紫紅色的葉子隨著蕭瑟秋風慢慢飄落,但總留下一些葉子不肯離去,依然占著枝頭。更可喜的是常常幾個暖陽下又長出新枝,那嫩嫩的新葉,紫紅!紫紅!生機盎然。

這片林子中的紫葉樹,冬去春來,不畏嚴寒,不畏酷暑,與樟樹桂花樹相伴,與散步的人相伴。她用雪花般小花裝點著春,她用紫紅的果實獻給夏,她用紫紅如火一樣的葉點綴秋,她用生機勃勃的新枝辭冬迎春。一年四季,總是激情滿懷,欣欣向榮。我看了心裡好些感動,但也好些奇怪。這是什麼樹種呵?具有如此觀賞性。是什麼機理在自然中獲取能量,我請教散步的老者,他們說是“李子樹”。在我印象中李子樹的葉子是綠色的,兒時吃過的李子是青而帶黃,或黃中帶紅,沒有見過這紫紅色的李子。更沒有見過紫紅色葉子的李子樹。帶著種種疑問,只能上網查查。

原來這種樹叫“紫葉李"。別名:紅葉李,薔薇科李屬落葉小喬木,高可達8米,原產亞洲西南部,中國華北及其以南地已廣為種植,葉常年呈紫紅色,著名觀葉樹種,能襯托背景。尤其是紫色發亮的葉子,從綠葉叢中,象一株株盛開不敗的花朵,在青山中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紫葉李喜歡陽光和溫暖濕潤的氣候,較耐水濕。故江南以風景林廣泛栽種,是美化城市公園觀賞性樹種。我的家鄉湄水灣處也栽種了一片紫葉李,為女傑廣場增添了美麗景色。

那么這種樹又是怎樣生長呢?從一般常識中我們知道,植物生長一定需要有葉綠素,只有存在這個“綠色工廠”,才能進行光合作用,產生營養成份和生長動力。其實紫色葉子中同樣含有葉綠素,只不過含有紅色的花青素遮住了綠色而顯紫紅色。而花青素隨酸度變化而變化,從而改變葉子的顏色。一般來說,植物的葉子同時含有葉綠素和花青素,只是二者比例不同而己,若葉綠素含量多呈綠色,反之呈紫色或紫紅色。而二者受酸度和氣候等外界條件影響而發生變化。如楓葉隨著秋味漸漸變濃,花青素超過葉綠素,綠色的楓葉漸漸的變成紅色的楓葉,如金秋十月北京的香山,紅楓璀璨奪目。“停車坐愛楓樹晚,霜葉於二月花”,多么美麗的詩句。這個簡單植物學知識,對我們這代人(文革時沒有生物課)變得了深奧,而今天的年青人應該知曉。神秘的自然,需要人們探究。

紫葉李隨著四季的變化,由興而衰,由衰而興,循環往復,完成生命的周期。在興旺時結出果實。在它行將衰落時,不忘結蓄能量,發出嫩枝迎接新生。當她鮮花盛開美化環境時,還不忘孕育新的生命。人若如此,當事業興旺時,不忘初心,仍然以陽光心態,積極進取,樂觀向上,把滿滿的正能量傳遞於社會。故人應向紫葉李學學,做一朵盛開不敗的花朵,一生紅紅火火。

作者:朱志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