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班主任教學隨筆

初三是畢業班,班主任的壓力是很大的,那他們如何寫教學隨筆?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初三班主任教學隨筆,一起來看看。

初三班主任教學隨筆篇1

在這裡,我想談談兩個初三班主任應該要突出關注的日常班級管理問題。

一、及時轉換心態

當前的招生政策,分數、名次像兩座大山壓在學生的心中,同時也壓在教師的身上,班主任對考試成績的看法直接左右學生心情是否快樂,究竟什麼可以決定學生的成敗?心態。而我們教師的心態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心態。平時考試多了,班級成績總有好有壞,成績就象股票,即使是績優股也每時每刻在波動,遇到成績下落時,班主任要及時轉換心態。

換種心態看成績:對於優等生班主任大張旗鼓的表揚肯定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這無可厚非。但對於中下的學生成績,把他們看成從零開始,以後每考幾分都是進步,因此,成績分析時要難得糊塗,好也好,不好也好,不讓學生在過分的壓力中產生恐懼,更不能給學生判死刑,死刑犯對一切都無望了,還能期望他們做什麼?

換種心態去遊說:對於中下學生更不能講讀不好進職業學校之類的話,我們還是要換種心態去遊說,努力點可以爭取職業學校的升學班,多宣傳職業學校成才的人,象更香茶葉的老闆、大名鼎鼎的賽車手徐浪、杭州樓外樓的總廚等,告訴學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努力任何學校都能成才,讓學生覺得有目標、有希望、有自信去努力進取,讓學生在興奮快樂之中發揮最大的潛能。這樣也便於自己完成學校的招生任務,一舉兩得。

換種心態去承擔:學生的考試成績不理想,很大程度是學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教師的原因,但初三學生心理壓力特別大,往往會引起自卑和泄氣,因此教師應儘可能的多承擔責任,告訴學生是自身的教學中的某種原因造成學生成績不理想,請學生不要害怕,老師有信心教好你們。責任轉嫁後,教師再輔以及時的心理疏導,可以避免學生的自信心受到嚴重的打擊,避免考試讓他們得到失敗感,避免學業上走向惡性循環,從而取得較好的實際效果。

二、.努力糾正偏科

首先,把時間交給學生,初三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往往令學生失去自己支配時間的能力,即使知道自己存在偏科也擠不出時間對弱課進行強化。糾正偏科就要保證學生有自己操縱的時間,這就要求教師布置的作業要適量,機械的重複的作業要少。

其次,學生手頭要有參考書,學生有自主選題的機會做針對性的練習

最後,藉助教師的外力,合理利用教室位置,偏科學生分科分組坐到過道兩邊,便於任課老師記憶。上課提問、作業檢查、單獨輔導都有針對性,不產生遺漏。

總之,初三需要我們班主任做的事情很多,而本人的點滴所為,是微不足道的,如果對你的班級管理有所幫助的話,請擇要取之,也算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初三班主任教學隨筆篇2

常言道:“欲曉之以理,須先動人以情”。這句話道出了情感與教育的關係。這句話讓我感受很深。班主任只有對學生傾注真誠的師愛,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自覺愉快地接受教師的教誨,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在這種孕育情感的氛圍中取得進步,,體驗收穫,,體驗快樂。

一、學生幫我反思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手裡,即所謂高懸鞭策自警”。其實我在做班主任時內心經常會受到學生的挑戰,曾經有失去自控的時候,,也有過發火發怒,變得暴躁的時候。現在回想起來,這樣做不僅對工作有損無益,有損於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形象,而且還會加深老師和同學之間的誤會和代溝。我陷入了沉思中,開始反思自己的言行,特別是對待個別行為偏差生,更是好用貫有的思維定勢來判斷和處理問題。發生在嚴駿同學身上的事情就是一個例子。一天中午休息時間,,嚴駿與一位同學發生肢體衝突,得知訊息,我迅速趕到教室,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嚴駿:你平時學習不認真,上課說小話,現在發展到打架。他還想爭辯什麼,我很武斷地打斷他說:“還要狡辯?你總是班級的麻煩製造者,先到辦公室再說”。後來,從與嚴駿的談話中和其他同學處得知了事情的真相:那一位同學亂垃圾,沒有扔進垃圾箱,嚴駿讓他撿起,那位同學卻說嚴駿多管閒事,並辱罵嚴駿,才有後面的衝突。我的心裡受到很大的震動,這事確實不是嚴駿引起的,那位同學應該負主要責任,嚴駿是在維護班級的紀律(班級規定扔垃圾,必須在下課時間扔進垃圾箱),那我怎么辦呢?我陷入了沉思,最後我決定在全班同學面前向嚴駿道歉,並且表揚了他。同學們的掌聲讓我感動,他們幫我反思,促我進步。作為教師應該做一個有錯就改的快樂思想者,從學生中感悟自己的得失,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要用心去發現他們特別是行為偏差學生的點滴進步,抓住有效的教育機會,教育他們不斷進步。自己遇事也要冷靜,真是應驗了“急事緩辦,緩事急辦”這句話啊!

二、走進學生心靈

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班級的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對每個學生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特別是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張磊同學成績不錯,就是性格太內心,不愛說話,與同學交流少,在班裡顯得很孤單;在老師面前也是有上句沒下句的,我幾次都想主動找他解決問題,但一直都沒有遇到好的機會。一次,我們班的同學在食堂包餛飩聚餐,我把學生分成四組,分組包,分組煮,分組吃。輪到張磊盛餛飩時,由於食堂地面濕滑,湯水灑出燙了手,結果氣得他把餛飩全部倒掉揚長而去,學生告訴我後,讓我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怎么會這樣呢?我意識到他不僅性格內向,而且偏激,容易出現更為嚴重的事故,再聯想到媒體介紹的一些案例,感到有些害怕。我趕緊把他找到辦公室,讓他坐下,漫漫說出當時的具體情況以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後果,講得我嘴巴都快幹了,最後,他終於表態說:“我以後會多和同學交流的,遇事也會冷靜的”。但我仍不放心,以後再出現偏激的事怎么辦呢?一定要一勞永逸地解決他的問題。我除了注意觀察他,抽空和他談心外,還讓班級幾個比較開朗的同學成立幫教小組,帶他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如果他遇到難事,幫教小組的同學會幫他出謀劃策,幫他解決問題。漸漸地他變得樂意和班級同學交往了,有事也願意和我交流了,人也變得樂觀了許多。在一次家長會上,他的母親提到他的變化時,對我表示非常感謝。一天,我在辦公桌上發現他的一張留條,上面寫到:“謝謝您,我的老師!”看完後,我欣慰地笑了。

班級工作千頭萬緒,但班主任老師只要用“愛”這根針就能把它們串起。教育學生,只有走進學生的心靈,了解他們,理解他們並給予他們更多的愛心,和學生成為知心朋友,就能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的目的,就會收穫更多的成功和喜悅。

初三班主任教學隨筆篇3

作為一名初三的班主任教師,我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既要想到學校升學的榮譽,又要擔負著學生的升學希望。現在,好多家庭都把對未來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再面對著這馬上就要到來的升學考試,心中總覺得透不過氣來。我想,在這最後的二十來天裡,我們班主任要站好最後一班崗,要保證班級在日常管理中不出任何的紕漏。

九(3)班,是個有很多調皮學生的班級,後進生在班中為數較多(特別是男生),上課不聽講,傳紙條,玩手機,看網路小說……老師常常為此大發脾氣,大傷腦筋。因此,穩定後進生,督促其遵守紀律成了我這個班主任的頭等大事。

首先,我要給後進生定一個比較寬鬆的紀律目標:學習上努力而為,實在不想學習可以看一看其它學科的書籍(課外書籍除外),可以在短暫時間之內思想作短暫的休息(比如可以呆坐一會兒,但不許說話),可以練習一下漢字(不許扔紙團),可以上課小憩十分鐘(但不許打出鼾聲)……要讓後進生在調節中尋找出一條符合他們的路,希望他們既能釋放心中的壓力,又不因個人的行為而影響他人的學習,影響老師的上課情緒。

其次,我要給後進生適當的懲罰。“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在學生嚴重違紀時,懲罰,能讓他們知道做錯之後應承擔的後果。“棒下出孝子”“一籮筐好話抵不上一馬鞭”等一些話雖有過之,但也確實有其正確的一面,最起碼說明懲罰還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的。我常在考慮懲罰度地問題,既不能違反國家的法律,又不能違背教育原則傷害學生的自尊。我想如下的一些懲罰措施應該還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的。書面檢討,做深刻反省;罰為班裡做件好事(例如打掃衛生、做值日、整理寢室等);站立二十分鐘;面壁思過二十分鐘……

後進生穩定了,上課不鬧事,下課不瘋進瘋出,教室里不成天嘰嘰喳喳大吼大叫,教室里才有認真複習備考的氣氛,才能有望考出好成績,才有望給學校及學生家長一個滿意的交代。但願學生能夠理解,也讓我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語文教學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