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個人隨筆

幼師都寫了哪些隨筆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幼師個人隨筆,希望你有所收穫。

幼師個人隨筆篇一:幼兒教師個人成長的反思

有的人說:“當幼兒教師是一件多么輕鬆的事情啊,只要孩子碰不著,磕不到,吃好、玩好就行了!” “當幼兒教師有什麼好的,每天的工作很繁瑣,哄著一大堆孩子,煩死啦!”諸如此類的觀念,在很多人的思想中滯留。我今天在這裡驕傲的說:“我,是一名幼兒教師”。

不知不覺中,自己來到區機關幼稚園已經工作兩年多了。與孩子們的相知相處,使自己一直有著孩子般的心境。我很慶幸,自己選擇了這個職業,使自己的人生與這群天真可愛的孩子們相連在了一起。 我班的解老師常說:“社會都在不斷發展,人們的意識、家長的觀念、需求也在不斷地改變。當然了,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要求也嚴格了,比僅僅是只停留在表面,要注重、培養、發展自己的文化內涵。” 想到要成為解老師這樣的骨幹型優秀教師,需要付出的汗水和努力是我們所想像不到的。我為我班幼這么一位好老師為榮。 我要向這位老師學習: 1、平時多讀一些關於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書籍,勤思考,結合工作,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中的不足。 2、把自己觀察到的事情記錄下來,寫成反思筆記, 在日常的工作中,發現的一些細小變化,在觀察的基礎上及時及早進行記錄。 3、學會總結經驗與檢討錯誤。在學習與摸索中前進。 在環翠機關園這片樂土上,我要奉獻出我的一份力量,我要用我青春的生命以及全部的愛呵護寶貝們健康茁壯成長!

幼師個人隨筆篇二:關注孩子們的快樂

孩子們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他們的生活中充滿著驚喜,充滿著樂趣,充滿著意外 ......他們的學習需求更多地來源於這些驚喜、樂趣和意外。細細留意,我們會在孩子們的一言一行中發現他們關注的焦點。當我和孩子們在戶外散步時,他們會數著彩磚跳格子,往往數著數著就亂了套,最後哈哈笑成團從一再數;他們會歪歪扭扭、樂此不疲的走在彩色的車輪上轉圈;也許對於成人來說這是無聊的事,可是看著孩子們的笑臉,就明白他們樂此不疲的原因了。

記得有一次在草地上休息時,他們驚奇地發現:這裡有一個大蟲子。於是草地下還有什麼就成了最新的話題,大家趴在草地上,有的用手,有的拿著揀到的樹枝,一個勁地在草地下找呀找:“哈哈,快來看,我找到了一個東西啦。”仔細擦乾淨泥土一看:哎呀,原來是一塊小石頭。一下子就瀉了氣。“沒關係,我再找。”那位小朋友嘟著嘴,氣呼呼的樣子到現在我仍然記憶猶新。在經過一場草地混找之後,孩子們可有自己的戰利品了:幾個壞積木、幾個蝸牛殼,還有一些死掉幹了的小蟲子,連草根都被拔了幾根......也許這真的不是什麼有意義的東西,但是我在孩子的臉上、眼裡、心中看到了兩個字:快樂。

在孩子們的生活中快樂無處不在,無所不能。只要他們喜歡做的事那么我想這就是快樂的事吧。

幼師個人隨筆篇三:孩子的午睡

現在很多剛入幼稚園的孩子大多都不喜歡在幼稚園午睡。其實,幼兒在幼稚園入睡困難除了他們睡眠時間、睡眠環境變化帶來的不適外,還有可能是爸爸媽媽的錯誤教育方式造成的。午睡對於幼兒來說是很重要的。

睡眠可以緩解大腦的缺氧狀態,當人感到疲勞時,很自然就會產生睡眠的要求,但強迫孩子睡覺,往往適得其反。憑藉多年幼稚園的教學經驗:新入幼稚園的孩子中午總愛是用雙眼睛窺探周圍,凝視老師,我會常常在他的床前停一下,給他一個溫柔的微笑,孩子會感到十分親切,可以增加安全感。反覆幾次,孩子便能安靜入睡。對離開親人、對環境生畏缺乏安全感的新入園膽小孩子,老師親切慈祥的笑臉足以給孩子帶來安慰。

就拿我班的徐硯靈小朋友來說,剛上幼稚園的時候她總是不肯午睡,一到中午就會哭鬧著要媽媽,我也從她家長口中知道平時午睡她媽媽都會抱著她陪在她身邊,久而久之也就養成了只有媽媽陪著她她才會午睡的習慣。了解到這一點,我開始主動的與她溝通,每當午睡的時候我會陪在她身邊,摸摸她的頭,而她就喜歡來抱著我,這時候我也會很配合的去抱著她,這樣慢慢的她開始越睡越安穩也願意睡覺了,對我也越發的親近了。其實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不過大多在我悉心的陪同下,一個個都可以美美的睡上一個好的午覺。通過這件事也讓我更加確信只要用真心去對待孩子、教育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會成為父母心中的乖孩子、老師心中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