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緣堂隨筆集》

豐子愷的散文隨筆清朴恬靜,自然率真,寫的雖然大多是身邊瑣事,但他重視作品“小中見大”、“弦外餘音”,所以字裡行間往往流露出詩情畫意,或者包含著人生哲理,歷來為讀者喜愛。你喜不喜歡,來看看就知道了。

一《緣緣堂隨筆集》目 錄

東京某晚的事

華瞻的日記

給我的孩子們

大帳簿

憶兒時

兒女

伯豪之死

立達五周年紀念感想

我的苦學經驗

陋巷

兩個“?”

作父親

隨感十三則

學畫回憶

吃瓜子

作客者言

兩場鬧

熱天寫稿

勞者自歌(十三則)

野外理髮處

肉腿

送考

送阿寶出黃金時代

談自己的畫

我與手頭字

楊柳

車廂社會

半篇莫乾山遊記

《隨園詩話》

山中避雨

畫鬼

我的母親

還我緣緣堂

愛護同胞

告緣緣堂在天之靈

勞者自歌(十二則)

佛無靈

中國就像棵大樹

辭緣緣堂

桐廬負暄

讀《讀緣緣堂隨筆》

“藝術的逃難”

悼夏丐尊先生

白鵝

勝利還鄉記

口中剿匪記

我的漫畫

湖畔夜飲

我與《新兒童》

《子愷漫畫選》自序

廬山遊記

中國話劇首創者李叔同先生

代畫

雪舟和他的藝術

敬禮

隨筆漫畫

爆炒米花

李叔同先生的愛國精神

李叔同先生的文藝觀

李叔同先生的教育精神

伯牙鼓琴

鬥牛圖

曲高和眾

西湖春遊

揚州夢

談兒童畫

回憶兒時的唱歌

杭州寫生

新年隨筆

黃山松

上天都

黃山印象

幸福兒童

懷梅蘭芳先生

有頭有尾

赤欄桿外柳千條

阿咪

威武不能屈

我譯《源氏物語》

天童寺憶雪舟

不肯去觀音院

牛女

暫時脫離塵世

酒令

食由

豐都

癩六伯

塘棲

王囡囡

算命

清明

吃酒

舊上海

歪鱸婆阿三

四軒柱

阿慶

元帥菩薩

編後記

二《緣緣堂隨筆集》摘選

塘 棲

豐子愷

①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小說《旅宿》(日文名《草枕》)中,有這樣的一段文章:“像火車那樣足以代表二十世紀的文明的東西,恐怕沒有了。把幾百個人裝在同樣的箱子裡驀然地拉走,毫不留情。被裝進在箱子裡的許多人,必須大家用同樣的速度奔向同一車站,同樣地薰沐蒸汽的恩澤。別人都說乘火車,我說是裝進火車裡。別人都說乘了火車走,我說被火車搬運。像火車那樣蔑視個性的東西是沒有的了。……”

②我翻譯這篇小說時,一面笑這位夏目先生的頑固,一面體諒他的心情。在二十世紀中,這樣重視個性,這樣嫌惡物質文明的,恐怕沒有了。有之,還有一個我,我自己也懷著和他同樣的心情呢。從我家鄉石門灣到杭州,只要坐一小時輪船,乘一小時火車,就可到達。但我常常坐客船,走運河,在塘棲過夜,走它兩三天,到橫河橋上岸,再坐黃包車來到田家園的寓所。這寓所賽如我的“行宮”,有一男僕經常照管著。我那時不務正業,全靠在家寫作度日,雖不富裕,倒也開銷得過。

③客船是我們水鄉一帶地方特有的一種船。水鄉地方,河流四通八達。這環境嬌養了人,三五里路也要坐船,不肯步行。客船最講究,船內裝備極好。分為船梢、船艙、船頭三部分,都有板壁隔開。船梢是搖船人工作之所,燒飯也在這裡。船艙是客人坐的,船頭上安置什物。艙內設一榻、一小桌,兩旁開玻璃窗,窗下都有坐板。那張小桌平時擺在船艙角里,三隻短腳擱在坐板上,一隻長腳落地。倘有四人共飲,三隻短腳可接長來,四腳落地,放在船艙中央。此桌約有二尺見方,叉麻雀也可以。艙內隔壁上都嵌著書畫鏡框,竟象一間小小的客堂。這種船真可稱之為畫船。這種畫船雇用一天大約一元。(那時米價每石約二元半。)我家在附近各埠都有親戚,往來常坐客船。因此船家把我們當作老主雇。但普通只雇一天,不在船中宿夜。只有我到杭州,才包它好幾天。

④吃過早飯,把被褥用品送進船內,從容開船。憑窗閒眺兩岸景色,自得其樂。中午,船家送出酒飯來。傍晚到達塘棲,我就上岸去吃酒了。塘棲是一個鎮,其特色是家家門前建著涼棚,不怕天雨。有一句話,叫做“塘棲鎮上落雨,淋勿著”。“淋”與“輪”發音相似,所以凡事輪不著,就說“塘棲鎮上落雨”。且說塘棲的酒店,有一特色,即酒菜種類多而分量少。幾十隻小盆子羅列著,有葷有素,有乾有濕,有甜有鹹,隨顧客選擇。真正吃酒的人,才能賞識這種酒家。若是壯士、莽漢,像樊噲、魯智深之流,不宜上這種酒家。他們狼吞虎嚼起來,一盆酒菜不夠一口。必須是所謂酒徒,才可請進來。酒徒吃酒,不在菜多,但求味美。呷一口花雕,嚼一片嫩筍,其味無窮。這種人深得酒中三昧,所以稱之為“徒”。迷於賭博的叫做賭徒,迷於吃酒的叫做酒徒。但愛酒畢竟和愛錢不同,故酒徒不宜與賭徒同列。和尚稱為僧徒,與酒徒同列可也。我發了這許多議論,無非要表示我是個酒徒,故能賞析塘棲的酒家。我吃過一斤花雕,要酒家做碗素麵,便醉飽了。算還了酒鈔,便走出門,到淋勿著的塘棲街上去散步。塘棲枇杷是有名的。我買些白沙枇杷,回到船里,分些給船娘,然後自吃。

⑤在船里吃枇杷是一件快適的事。吃枇杷要剝皮,要出核,把手弄髒,把桌子弄髒。吃好之後必須收拾桌子,洗手,實在麻煩。船里吃枇杷就沒有這種麻煩。靠在船視窗吃,皮和核都丟在河裡,吃好之後在河裡洗手。坐船逢雨天,在別處是不快的,在塘棲卻別有趣味。因為岸上淋勿著,絕不妨礙你上岸。況且有一種詩趣,使你想起古人的佳句:“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閒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瀟瀟。”古人讚美江南,不是信口亂道,卻是親身體會才說出來的。江南佳麗地,塘棲水鄉是代表之一。我謝絕了二十世紀的文明產物的火車,不惜工本地坐客船到杭州,實在並非頑固。知我者,其唯夏目漱石乎?

三《緣緣堂隨筆集》問題

【小題1】作者游塘棲,樂在其中,試結合文章內容概括“樂”的具體表現。(3分)

【小題2】文章開頭和結尾先後談到日本作家夏目漱石,請簡要闡述作者引用“夏目漱石”在文中有什麼作用?(3分)

【小題3】結合本文內容,請你探究作者在文章中寄託了哪些情懷?請簡要闡述。(3分)

三《緣緣堂隨筆集》參考答案

【小題1】“樂“的具體表現:

①樂在順著河流在船上欣賞兩岸的美景,觀賞到故鄉的魅力風景。

②樂在坐著木船而不是火車旅行,體驗到古人閒適的生活方式。

③樂在乘船途中享受到吃酒吃枇杷等雅趣。

④坐船在雨天游水鄉塘棲別有趣味,欣賞到雨中美景,感受到了無窮的自然之趣味。

【小題1】①開頭用夏目簌石的文章引出作者塘棲之行,引出下文對塘棲風景與風情的描述。(引起下文)

②結尾引夏目簌石為知音,照應開頭,深化主題。

③夏目簌石厭棄城市文明,表現出對簡單生活的喜愛,在文中起正面襯托的作用,作者借夏目簌石的看法含蓄地表現了自己的思想。(每點1分)

【小題1】①對水鄉美麗風景的喜愛

②乘船、喝酒、吃枇杷等行為表現出泛舟的優雅悠閒。

③雨中乘船的雅趣。

④對城市生活的排斥,尋找古人之風,表現出對古人的追慕,對原始淳樸生活的嚮往。

⑤難以逃離城市的苦悶和無奈。(答對三點即可)

解析【小題1】此題考查概括能力,游塘棲之樂主要結合第三四五段概括,注意關鍵句“憑窗閒眺兩岸景色,自得其樂”“ 在船里吃枇杷是一件快適的事”等進行概括,答出三點即可

【小題1】文章開頭和結尾先後談到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作用可以從內容和結構兩個角度答題,開頭的作用是引出下文,結尾的作用是照應開頭,深化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