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隨筆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高二學生得好好珍惜時間思考鑽研知識,還得了解更多相關隨筆。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高二語文隨筆,希望你喜歡。

高二語文隨筆篇一

引領者,跟隨者,旁觀者,三者宛若一體而固若金湯,成為常人眼裡理所當然而又最普遍的體系結構。然而團隊的構成僅三足鼎立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在第四類人——質疑者、批評者的插足之下才能盡善盡美,走在最前的行列。

在任何一場活動中,引領者毫無疑問是起著帶頭作用在人群中最矚目的一類人,他們身邊簇擁著追隨自己的人,而他們的一言一行又不差分毫地映入周圍的人即旁觀者的眼裡面。這看似和諧的環境中卻隱含著危機,而這危機的來源正是因為沒有不穩定的因素。

毛澤東毫無疑問是一代梟雄,他領導著一眾部下投身於創建新中國的建設道路,在建國後東擊美韓,北抗蘇聯,西退印度等等英偉事跡讓我們難以忘懷,然而十年文革十年動亂的國殤同樣是他的決策。他的傳奇讓他有無數的追隨者,也因此才有了“兩個凡是”思想的傳遞。我們不能否認毛澤東的豐功偉績,但也不能將他的過失視若無睹,如果不是跟隨者的盲目崇拜,旁觀者的漠不關心,如果有勇於質疑勇於批判的人站出來否定他決策的失誤,是不是就能避免一場悲劇的發生呢?

推動世界向前發展的不僅僅是偉人的樂聲,質疑的呼聲同樣是迴響蒼穹的天籟之音。思考是疑問產生的基礎,而質疑始於思考。面對一場活動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前呼後應,不是站在一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安全位置,我們需要深入表里思考活動的意義和合理性。就比如聚眾賭博,發起人吸引了為數不少的參與者,他們吸菸喝酒,骰子麻將撲克樣樣齊全,目睹此景而明知不對的人,認為少說為佳,明哲保身,但求無過,因此才縱容了賭局一次又一次的開盤。那么賭博是對的嗎?發起人的做法正確嗎?跟隨其後的參與者隨波逐流沒有問題嗎?旁觀者毫無作為應該嗎?

答案無疑都是否定的。在這場活動中阻止的人舉報的人才是正當的一方,是值得我們尊重的一方。他們思慮過膽怯過,但最後憑藉著勇氣選擇了說出來,不是成為一個新的聚眾人不是從流飄蕩的投身也不是漠不關心的路過,他們站了出去。諸如的例子還有很多——吸毒、嫖娼、海天盛筵等等。

引領者可以是率先垂範的英雄,也可以是不走正道的匪首;跟隨者可以是樑上好漢的勇士,也可以是助紂為虐的惡人;旁觀者可以是對弈時的沉著棋手,也可以是事故發生卻無動於衷的路人。選擇任何一個角色都要因時而異,就事而論,不能照搬全收也不能全盤否定。每一個角色都有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能力不同承擔也不同,但是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中我們不妨做一個理性的質疑者、批評者,因為不和諧的音符恰恰是激發樂章質變的催化劑。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但道出心中的鏇律,無疑是讓事物變得更美的開始。開啟雙唇,質疑出聲,和而不同做挑戰的第四人。

高二語文隨筆篇二

蔚藍的天空因為霧霾而看上去灰灰的;空氣中飛揚的塵埃,讓我們看不清前方的路。如果心靈布滿了灰塵,你有想過會怎么樣嗎?

如果心靈蒙上了灰塵,後果不堪構想。近年來,“地溝油”,“三鹿奶粉事件”,“豬肉加瘦肉精”……這些事件地不斷湧出,導致了我們每一個人人心惶惶地,擔心這個,擔心那個,損害許多市民的利益,而那些無良的黑心商家們卻在那裡豎著鈔票,獨自享樂。

黑心商家因為鈔票而讓心靈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塵,殊不知,他們最後的結果是把自己的命運斷送在監獄裡。

街角的早餐店,時不時飄出一股熟悉而濃郁的香味,在這裡買早餐的人們,手捧著油條,清脆地咬一口,油條的味道在嘴裡“流連忘返”。炸出這種油條的小伙子,每天把炸完的油倒掉,絕不使用第二次。網友們稱他為“最帥的良心'油條哥‘”。油條哥的出現,讓我們相信這個世界充滿愛。

油條哥不因錢財而讓自己的心靈蒙上灰塵,讓我們嘗出了世間的大愛。我相信,油條哥的油條生意蒸蒸日上。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油條哥的誠信讓我們感到親切,還有千千萬萬個好心人讓我們感到溫暖。在福州東街口的一家餐廳,一男子在擦拭窗戶,一不小心把裝在口袋的6000元鈔票從高空散落,路過的市民紛紛撿錢,原本的血汗錢6000元,只拿回來了300元。經過一番周折,事情又發生了溫情大逆轉,他一共收到了兩萬多元錢。多出來的錢,或許是撿錢人又多加了點還回來的,算是良心的救贖,抑或是愛心人士的捐贈。

飄落的鈔票,香噴噴的油條,檢視出的道德,深深地印在我們的心裡。錢,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但是,在道德面前,它是那么的渺小,我們應該對它適當的說“不”。

我們都是細小的塵埃,別再讓更多的灰塵蒙上了心靈。

看著那些含辛茹苦的勞動者,你忍心讓他們寒心嗎?別再讓心靈蒙上灰塵,拂去心上的灰塵,還心靈一片蔚藍吧!

高二語文隨筆篇三

在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提出多快好省力爭上遊後,大躍進浮誇風隨之而來,勢如破竹。這慘痛教訓使得百年後我們還在鬱悶的想著,質與速是否不可得兼。

於是今天,對於城市的快速發展我們在迷惘。長沙19天建成57層高樓,有人讚嘆高大上,只是隊形忽變,一聲反問“誰敢進去?”引發了無限思考。還有人認為,中國缺乏的不是速度,是質量。朝代快速更替,卻也沒有出來一個麥哲倫,一個牛頓,甚至一個比爾蓋茨。城市快速發展,伴隨的是汽車尾氣,公民素質的下降。經濟迅速飛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飛往國外,去謀求一片新的天地,不再留戀這一寸故土。所以,時間來來去去,我們也丟掉了那華夏子孫的自豪感,對著這個自認為富二代官二代橫行的世界感到憤怒,也不再相信社會發展帶來的成績,不再相信質與速可以得兼,把自己包裹在小小的個人世界中,獨自神傷。

而我卻要說,質與速可以得兼。Wrod1.0,wrod2.0,Office6.0,0ffice97,20xx,20xx,20xx七個版本,每一年推出的版本總是“當年的年數+1”,微軟公司Office憑藉更新速度快質量優,占領了幾乎全部的市場份額,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當我們用著微軟的配置時,如何來說,質與速不可得兼?起點中文網的高產作家,唐家三少平均一月21萬字,一天接近7千字更新速度,除此之外,他還要到魯迅文學院跟網路作家交流授課,作為第一位與余華、劉震雲、賈平凹這些知名作家一同當選中國作家協會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唯一的網路作家,他文章的質量,立意的新穎,文風的大氣,有誰能說質與速不可得兼?袁隆平把一生奉獻給農業,根據他育種的雜交水稻品種及研究,水稻單位產量由畝產300公斤上升到900公斤以上。解決了中國甚至是世界上的糧食危機,如今隨城市化加速耕地越來越少,糧食單產卻也逐步上升,誰又敢說速度與質量不可得兼?

不要因為過去而否認現在,如今日本德國等多個已開發國家都已經不用沙子水泥這種傳統的方式來造房子,19天建成的57層高樓採用成型的工業化模組,因為速度,讓許多人少了自信,所以難以看到大樓背後的成功,一直在思索著質與速不可得兼。如果說建成一座大樓,最重要的是看樓體質量是否安全可靠,又符合建築標準,如果符合可靠,快一點又何妨?

凡事不破不立,當省工省時,環保節約的樓層在陸地上升起,為何不大膽創新,抹去對過去的懷疑,勇敢的面對未來,用人類的智慧去實現質與速的統一,推動各個領域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