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的新詞國中作文

果不其然,像春筍一樣,一些網路新詞兒終於從眾多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人的嘴裡蹦出來了。

呵呵——近些年,我迫於與時俱進的時代召喚,有些不情願,怯怯然又欣欣然地從現實的死海中登上網路,那叫一個新鮮,一個激動。沒想到無論到哪兒都能聽取“呵呵”一片,這是什麼叫聲?當時自然摸不著頭腦,沒多久,聽多了看多了,也便會意出了那表示的是笑。我更納悶了,哪有這么笑的,聽著疹人。到後來耳濡目染,慢慢懂得了這短短一聲“呵呵”裡面的別有深意,意思豐富著呢。

滴——相當於“的”,一般用在句尾,說起來嬌貴十足又有點兒居高臨下真理在握的架勢。但我覺得剛聽那陣還好,說的人多了也就乏味了。女生說“滴”還讓人覺得過得去,至於男生,也“滴”“滴”“滴”的,聽著發膩,似乎沒吃飽,可憐得像要飯的似的。

暈——多數時候單說這一個字兒,聽起來真是讓人頓生憐惜。但如今,有時加個前綴,“我暈”,有時在後面加個字進一步加強效果,“暈死”“暈倒”等。自然說不出具體表示什麼意思,但是總能意會出那么點兒意思。在現實生活里,也早已“暈”成一片。身邊暈乎著的人不在少數,就連自己有時也會不禁溜出個“暈死”,以表示什麼什麼的。

汗——當初也不明白,怎么大家正說著話老蹦出個“汗”呢?雖然不懂,但還是不失其樂地跟著“汗”。當有人問及意思,便用“連個‘汗’你也不知道,真‘汗’“掩飾自己對“汗”並不知意,更指明了對方的不“潮”。“汗”多了也就看清了,那表示人家急得或乾脆被你嚇出一身冷汗啦!其實哪至於呢,不就是隨便聊聊嗎?可人家不管,總之非要顯示自己“汗”。久而久之,遇到什麼尷尬的場合,我的口中也會不自覺地蹦出幾個“汗”來。

偶——剛上網那會兒,聽著你“偶”來我“偶”去,著實有些惱人。後來在電視上聽到有台灣老百姓也說“偶”,猜想可能是原住居民的土話吧。可現在土話怎么也越傳越邪乎,成了潮流酸語了呢?現在有不少同學,話說得好好的,便在語句中有意無意地夾雜些土話,以顯示自己語言的幽默。說土洋結合的國語竟成為一種新潮了。有一次和一國小同學聊天,沒說幾句就開始偶偶偶了,我聽不下去,說:“你別偶!”人家當即理直氣壯地回了句:“偶偏要偶!”當時,我怎一個“汗”字了得!

這年頭的流行新詞兒真讓人“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