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伴我行

1

當你踏著光潔的走廊走進教學樓的時候,你是否會想起那位經常手拿拖把,埋頭辛苦擦地保潔阿姨;當你在操場上與朋友盡情嬉戲的時候,你是否看見園丁老師辛勤栽培草坪的背影;當你在乾淨、整潔的校園裡漫步徜徉的時候,你是否感覺到那位彎腰拖垃圾車的老爺爺的艱辛。我們大家都知道,春天是美好的,可你更應該知道,春天的校園是純潔的、是文明的!

生活在這么美麗的校園裡,同學們,你怎么可以漠視那盡情飛舞的果皮紙屑而不伸出雙手?你怎么忍心讓潔白的牆壁,留下串串腳印,還發出幸災樂禍的笑聲呢?你怎么能讓可惡的香菸在美麗的校園裡煙霧繚繞,怎么能在你同窗好友的面前上演刀光劍影、插隊哄搶於食堂呢,怎么可以背著宿管老師私自出校、翻爬圍牆,全然不顧他們的感受呢?難道你沒有察覺到師長眼神中那一絲擔心、那一屢疲憊。同學們,美麗的校園不僅僅只需要別人的付出,更需要你我的文明舉止呀!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不要更不能忽視這些看是小事的事情,正是這些小事培養了我們對生活纖細的感知文明是風,它可以吹拂每一位學子的心;文明是花,它能將校園裝扮得更加美麗。同學們,讓我們在春天寧靜的早晨里,在四月明媚的陽光下宣誓: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引領文明風氣、創建文明校園、爭做文明學生!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會充分展現“金肯學子”的風華,會使我們的大家庭像春天一樣充滿希望、充滿活力!

朋友們,如果你曾感動於教室里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聲祝福、一句勸勉;如果你曾感動於校園裡的一抹曙光、一片綠葉,一滴露珠……那么請用你的智慧去品味多彩的生活吧!不要忽視細節,因為細節決定我們的成敗。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素來是一個溫文爾雅,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華夏兒女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

如果,我們失去了今天,我們不算失敗,因為明天還會再來。

如果,我們失去了金錢,我們不算失敗,因為生活的價值不在於錢袋。

如果,我們失去了文明,那我們是徹徹底底失敗了,因為你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含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道德的完美;二是維護公共利益、公共秩序。

如何做一個講文明的人呢?其實很簡單,從自我做起,從身邊做起。也許只是一張紙的厚度;也許只是一點耐心的等待;也許只是一句善良的問候;更也許只是一個甜美的微笑。這就是文明,這點點滴滴如同甘露,滋潤著每個人的心田。

想必我們的父母或者老師,曾告訴我們,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做人,做一個講文明的人。人若是不講文明再富有的人也會變成窮人,官再大的人也會被貶成為平民。我們有些同學認為做一個講文明的人很難,其實只要你去做了,就會發現它很簡單。做一個講文明的人就要尊老愛幼,關愛一切需要關愛的人。

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中學生。那么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鬥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我相信,經過我們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試想假如全國每一個校園都共同創建文明校園,那么我們民族的整體素質將大大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將會大大加強,祖國的未來一定是繁榮昌盛、燦爛輝煌!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2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禮儀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

文明禮儀,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是國家的臉面。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菸”、“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中央電視台曾經報導,國慶節後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莊嚴形成了強烈反差。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么?同學們,時代的車輪已經把我們帶入了21世紀,在現代社會中,人好比原子,唯有在相互關聯中才有其生存的價值。一個人,不管你是否願意,若要取得學業或事業的成功,若要生活的愉快、幸福,就要首先學會文明禮儀,學會與任何人,包括親朋好友、老師同學、乃至所有需要與自己交往的人友好相處,必定要學會塑造健康的人格。

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身。“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正如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矗。

文明其實是由細節構成的,記得一位名人曾說: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構成的,而不是由文字。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麼樣的精神風貌,什麼樣的思想品質和什麼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

南開大學校長在鏡子上寫了一句箴言:“面必爭,發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裝。”作為一個中學生,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儀表起碼必須符合學校的氣氛和學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體的儀表,是對老師同學的一種尊重。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可見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校園內食品袋、果殼隨處可見。這些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要成為一個文明的人,必須接受文明之教育,就像一塊礦石,想要成為鋼鐵,必須投入熔爐接受烈火的冶煉。父母把我們送進學校,就是想讓我們在學校這個文明的熔爐里被煉成一塊純鋼。成績的好壞並不是最要緊的,作為家長,他們期望我們能健康成長,期望我們能在老師的教導下成為一個文明的人、一個優秀的人。他們不期望我們一定要成為棟樑,但我希望我們至少是一棵綠樹。無庸諱言,當今社會的不文明行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堅信,江後浪推前浪,如果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鬥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園一定會因為我們的文明而更加美麗,社會會因我們而美好。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讓我們一起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清潔環境,保護校園環境,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讓文明之風吹遍校園,吹遍社會,伴隨我們健康幸福的一生!

3

在一些美麗的景點,走在乾淨的小路上,路邊綠陰陰的草地,美麗的鮮花,讓人有心曠神怡的感覺。

可每當大批遊人過後,低頭一看,地上的垃圾糖紙、零食袋、塑膠方便袋、果皮等,總是處處可見,害得環衛工人只能跟在遊人屁股後面追著撿垃圾,簡直太不尊重人們的勞動成果。工人們好不容易造出來的垃圾箱不用,卻往美麗的地方扔垃圾,稍不留神還會有讓人摔倒的危險。反過來想一想:如果是別人在這些地方扔了垃圾,那么你差點被絆倒、滑倒,你的心裡是什麼滋味呢?是好受還是難受呢?如果,每人都扔到那兒去,那么,還是景點嗎?分明就是一個垃圾堆。

我們家在我的帶頭下,每個人都已經養成了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清明節那天,我們去天上王城玩,因為天很熱,於是就買了個雪糕,吃完了雪糕爸爸正準備把袋子扔到地下,我連忙阻止了:“爸爸,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每人都扔一個垃圾,積少成多,垃圾遍地,這裡還是景點嗎?在這樣的景點玩多不舒服!”爸爸微笑著點點頭,向我翹起了大拇指,並扔進了垃圾箱,這時,我才滿意的點點頭。

再想想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有著太多的文明禮儀需要我們做好而沒有做好的:學校樓梯上的一個個的標誌,為什麼老有同學不遵守?我們的預備鈴響了,為什麼老有同學不能做到按時上課、擺好桌面?為什麼課堂紀律老有幾個同學不能自覺遵守……

你們知道嗎,古代人把“聰”分為好幾部分——用耳朵聽、用眼睛看、用嘴說、用心想,這樣的人才能算是聰明,可有的同學為什麼老是做不到?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讓我們從身邊的一件件小事情做起,讓我們的校園、我們的生活更加和諧與美好!

4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禮”是中國文化的突出精神,注重禮儀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漸漸把“文明禮儀”遺忘在腦後,在這個曾經的禮儀之邦里,大家慢慢變得粗魯起來,文明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  

我記得在電視裡看過一個廣告:在一列捷運的車廂里,地上掉了一個瓶子,車廂里的人們用腳踢來踢去,誰也不願撿起它來。車忽然停了,就見一個繫著紅領巾剛上車的男孩把瓶子撿起來握在手中,在那瞬間,電視裡響起一個聲音:文明比賽,從現在開始。

我還看過一個故事,一位老奶奶準備過馬路,正好遇上紅燈,儘管路上沒有一輛車,一個人,可她還是等到綠燈亮了才走,有人問她為什麼這樣做呢?老奶奶回答道:“我是為了不讓小朋友們誤解,以為紅燈也可以過馬路。”這個故事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我想文明的延續和長輩的行為有著密切的聯繫,所以長輩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給我們做出好榜樣啊!  

不久前,我在出板報時,還查到這樣的資料,說的是新加坡,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一些關於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菸”、“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麼呢?得到的回答是:“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  

那么文明是什麼呢?記得英國著名的作家羅斯金曾說過: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養的人。是呀,能在各方面都講文明的人一定是十分有修養的。其實,講文明沒有那么難,因為文明就在我們平時生活的細節瑣事中:文明是見到師長時的禮貌問好;文明是靜靜聆聽別人講話的耐心;文明是不說髒話和粗話的表現;文明是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的舉動……如果你做到這些方面,那么就歡迎你成為“文明家庭”中的一員!  

可是在我們的身邊總有一些不和諧的音符跳動著,校園內、樓梯上、教室里時刻都可以看見與我們美麗校園不相襯的紙片、食品袋;有的同學在教學樓的走廊上追逐打鬧,習以為常;還有一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髒話、粗話,罵人打架……這樣的行為怎么能讓我們對文明禮儀說“你好”呢?  

文明是人類禮儀的標尺,是美好心靈的展現,養成文明習慣是每一個現代人的必修課,擁有文明也就擁有了美好的一切。所以同學們,就讓文明存在於我們的一言一行中吧,行動起來,讓文明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讓我們成為文明之主,讓文明美德伴我們一起成長。我相信擁有它,我們將擁有快樂和幸福!一切正如廣告中所說:文明一小步,和諧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