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代代相傳

老師和家長經常教導我們,文明禮儀是很重要的。我國是禮儀之邦,向來講究文明禮貌。可是,有些同學作為祖國的花朵竟然不嚴格遵守這個教導。文明不僅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而且與國家的利益密切相關。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靠邊讓路,讓他先過。列寧阻止她說:“不需要這樣,您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雙手空空,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等女工上樓後,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嗎?

也許大家會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這種習慣只是偉人、名人才有所具備的,那么我們將沒有需要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感到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學習有講道德好品質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做一群有道德的公民。

一個人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在我們身邊處處都有不文明的現象,如:亂丟垃圾,隨地吐痰,破壞公物,亂闖紅燈,公共場所大聲喧譁,在舉行會議時接聽電話等等,造成了國民素質的整體低下。所以我們一定要認識到文明行為與國家形象的密切關係,認識到文明國民也現代化中國的密切關係。從現在開始,從自我做起,養成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我們這一代人的文明素質,讓文明世世代代相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