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從小事做起一年級作文

我們的祖國是禮儀之邦,講文明是大家都在提倡的。整理了文明從小事做起的作文,一起來學習文明怎樣從小事做起吧!

文明從小事做起作文1

說到文明,大家可能並不陌生,可是真正可以做到它的有幾人,又有幾人會做到絕對的文明?

其實我身上有一些不文明的行為,如,我愛邊吃邊走,吃飯說話……可能我的這些習慣現在許多人都有,但這些真不是什麼好習慣。你邊吃邊走會讓周圍的人感到不爽,還邊走邊掉,掉還不撿,人家一看就是一個沒責任心的人。吃飯說話,既不衛生又不文明,你說話時可能噎著,並且你口水可能會濺到別人的碗裡,或菜里……

在學校我也發現有一些不文明的行為:有人吃了東西不扔在垃圾桶里,他們就扔在林子裡、下水道里、草叢裡……,有人喜歡說髒話,幫同學起“綽號”,有人與同學發生矛盾,會動手打架等等。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我所說以上幾例不過是小事而已,與“文明”沒什麼關係,可是他們不知道,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可能會傷及他人,一個習慣性的動作可能會讓別人厭惡你,一句發泄的話可能會讓別人以為你一口髒話……文明也是如此,你想成為一個文明的人,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身邊的點點滴滴開始。一次禮貌的問候,一個細微的動作,可能你就會在別人的心裡留下好的映像。文明和小事一般,都是“細節決定成敗”。

文明,從小事做起,將小細節成為一個文明人的“鋪路石”。

文明從小事做起作文2

文明是什麼呢?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甜甜微笑,文明是同學有困難時的熱情幫助,文明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寬容,文明是見到師長時的問好,文明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文明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文明是看到有人做錯事的主動制止……

文明就在我們平時生活中的細心瑣事中,文明美德在我們生活中,我也應該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人,我們更要把講文明這三個字牢牢的記在心裏面。

有一次,我和媽媽一起去江北萬達廣場,乘電梯時,一位高大的男子在電梯裡抽菸,後面擠滿了人,一群人敢怒不敢言,就在這時,一位中年婦女站了出來譴責道:“你沒長眼睛嗎?沒有看到“不準吸菸”四個大字嗎?”二樓到了,那位男子羞愧的低著頭走出了電梯,我還隱隱約約聽到有人在誇獎那箇中年婦女,我轉頭一看婦女已經不見了。

還有一次,我們去金鐘廣場看電影,一位男子,看起來年齡才十八九歲的樣子,他坐在第三排,就在我們後面,他打電話的聲音比“春雷”還要響,在電話里還說髒話,真讓人心煩,妹妹還輕輕地說“什麼素質!”

是啊,其實這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但做好卻是那么難。其實文明很小,是可以從小事做起,比如我們不應該隨地吐痰,在公共場合輕聲說話,不隨地亂丟垃圾,遇到老師打招呼,誠實守信。

文明的事很容易做到,它卻是生活里重要的事,也是最難堅持的事。就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一言一行、一點一滴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講文明話,行文明事,做文明人!我們要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少年,還要做一個講衛生,不說髒話的好公民。

文明從小事做起作文3

文明離我們很近很近,近得觸手可及。比如,把地上的髒東西撿起,把沒有蓋好的井蓋蓋好,把盲道上的障礙物推開,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借給別人所需要的文具等等,都是一個又一個文明的體現。 文明很小很小,但是只要每一個人都做一件文明的好事,就能使社會邁出一大步,在社會上邁出的每一小步也許微不足道,但是用處卻很大很大。每一份文明就是一份力量,無數文明在一起就會產生一種無與倫比的力量,這種力量如破土的小苗,在每一個人的心裡萌發。 文明好像一滴水,聚多就是一片海。文明好像一盞燈,照亮每個熱情。文明好像星星之火,熊熊火焰可成燎原之勢。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相信我。

讓點燃聖火的火炬在心靈中傳遞。 讓點燃聖火的火炬在心靈中傳遞。我們要提倡“迎奧運,創和諧,講文明,樹新風”,讓點燃聖火的火炬在心靈中傳遞。

真誠,美好,善良。與人心貼心的交流也是我心中理想的文明,這是個發達的時代,有最先進的技術,最完美的一切。在這樣的社會裡,唯一缺少的,就是我們真摯的話語,關愛的眼神,保護環境的意識。生活在21世紀裡,我們只有先在人與人之間架起信任的橋樑,才能建設起美好,和諧社會。

每在公車上,看見老人孩子上車,有人主動讓座時,我的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當在報紙上閱讀到有人拾到重金不占為己有,拾金不昧的時候;但看到有的學生撿香蕉皮仍進路旁垃圾箱的時候;當在大路上看見有人見路不平主動鋪路的時候,我都會輕輕告訴自己:其實文明就在我們身邊。相信我們,相信自己,會在那一句句“看檯球,不能高聲喧譁;看賽艇,不能亂吼亂叫”中做的更好,並突破它們,為它們注入生機勃勃的“東方元素”。讓它們成為鑑證成功那輝煌場面的陳詞。就讓我們一起放飛努力奮鬥的心,去追逐成功,讓夢想的王冠上鑲滿成功這光彩奪目的寶石。

我領略過中國人的文明舉動;我曾欣賞到中國的民族文化;我曾感受到中國的發展進步。只要人人邁出一小步,社會就會跨越一大步,我始終相信這一點。我們要參與到“講文明,改陋習,樹新風,塑形象”活動中。在精神文明建設的活動中帶個好頭。要從具體的事情抓起,把“講文明,改陋習,樹新風,塑形象”活動不斷引向深入。從長遠著眼,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從日常的具體行為抓起。抓好“十不”以改掉不良的惡習,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即不隨地吐痰便溺;不亂扔髒物廢物;不說粗話髒話;不亂貼亂畫;不攀折花木;不損害公物;不違反交通規則;不打架鬥毆;不吸菸;不沾染黃、賭、毒。要發揮好模範帶頭作用,通過開展“講文明,改陋習,樹新風,塑形象”活動,倡導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

有時候,文明離我們只不過是10公分的距離;有時候,也許只是幾十厘米的寬度;也有時候,可能只是一張紙的厚度;我相信,其實文明就在我們心中。我們會在生活中不經意的流露著。有時,多一份手勢對別人來說,就是多一份體諒;有時候,多一點耐心的等待,對別人來說就是一種關愛;有時候,多一點點分享,對別人來說就是多一份溫暖。

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邁出一小步,就會使社會邁出一大步。

非常喜歡璞存昕的這則公益廣告:文明離我們有多遠?文明其實就在我們身邊,當我們抱怨別人闖紅燈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把離我們只有幾厘米的垃圾隨手撿起來?現在我們大多數人有的僅僅是不滿和抱怨,其實只要我們每個人能夠多一點點公德心,能夠為他人、能為社會多考慮一點點,整個社會的文明也許就在離我們一張紙的距離。

記得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中說過這樣的話:“這條路我們只能走一次,所以凡我所能做的好事,任何一點仁慈,讓我現在就做吧!不要延遲,不要忽略,因為我不會再從這裡經過。”幾年以後,當我們回首我們走過的路時,順著我們的腳印你希望看到是滿地鮮花還是滿地狼藉?

文明社會,從小事做起,和諧社會,從我做起。讓我們把那盞文明之燈點亮起來吧!每個人只要播撒一片文明的種子,就能收穫一片和諧的希望。同學們,讓我們在國旗下祝願,祝願社會一步步邁向和諧,讓和諧之花永駐人間!

最後,讓我們一起努力!

文明從小事做起作文4

中國人集體闖紅燈的“中國式過馬路”引發網友熱議,在我看來,這是人們文明意識的淡薄,想要解決此類問題,必須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湊夠一攝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這種“中國式過馬路”的現象已不足為奇。試問:有幾個人會在十字路口耐心等紅燈?類似現象也令人無奈,北京市一機動車闖入非機動車道,一位外國女士用腳踏車擋住,微笑示意他走機動車道,該車主不以為意,熟視無睹地走了,而行人竟無一人攔住他。這種現象,難道會少嗎?

交通規則既然是規則,我們就該遵守,可是闖紅燈,不按規定車道行駛的現象頻頻發生,難道非要罰款甚至立法人們才會遵守交通規則嗎?這反映了中國人文明意識的淡薄,只為了圖一時之快而不考慮長久的後果。可能很多人會說,人人都闖,我也闖,不闖白不闖,這也反映了中國人的通病——盲目從眾,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指責,沒有等紅燈的榜樣,人人都抱著一種僥倖心理,認為反正不會懲罰,闖紅燈算了。這極大程度地反應了國人素質低下,目光短淺,不考慮闖紅燈的潛在危害。

國民素質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中國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泱泱大國,若有10億人闖紅燈,別的國家會怎么看我們?正如那位攔機動車主的外國女士一樣,很多居住在中國的外國友人也會看到,會對中國產生不好的印象,這讓中國如何在世界立足?不要讓只有中文的“來也匆匆,去也沖沖”的現象再發生了!行人集體闖紅燈,讓開車的司機情何以堪?本來是綠燈可以通行,卻要為闖紅燈的路人讓道,實在是啼笑皆非。闖紅燈使交通事故發生的頻率增多,發生讓人心痛的事故。“中國式過馬路”同時也體現了一種生命意識的淡薄,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最終受害的還是自己。

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社會應加強管理,在紅綠燈處安排交警監督;學校應加強教育,從娃娃抓起,普及基本的交通規則知識;家庭中父母應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潛移默化地積極影響孩子;個人應增強文明意識及生命安全意識,從我做起,做一個遵規守紀的人。

從今天起,請耐心等待紅燈,少一點自私,少一點煩躁,多一點理解,多一點教養。文明一小步,前進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