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讀後感五年級作文範文10篇

《城南舊事》敘事結構包括兩層,表層結構是串珠式的,以成長為線,深層結構是作者內心創作情感的表露與寄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10篇,以供大家參考借鑑!

《城南舊事》讀後感範文一

《城南舊事》這本書,淡淡的文字,悠悠的敘述將我們領進20世紀20xx年代的老北京。在娓娓動人的真情敘述中,抒發了作者對童年回憶。

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主要內容是圍繞著六歲的小姑娘英子和她身邊的一些親人和朋友之間發生的悲歡離合來寫的。東陽下的駱駝隊,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蹲在草叢裡的厚嘴唇小偷,漂亮愛笑的蘭姨娘,井邊的小夥伴妞兒,爸爸的好友德賢叔,和英子朝夕相伴的宋媽以及最後因病去世的父親。

不管人、物,他們都和英子建立下來深厚的感情,成為英子記憶里深刻的人物。但是這些人都在童年匆匆的腳步聲中離去了,消失了。童年的故事就此破碎,所以童年的每時每刻都是重要的,快樂的,美好的!

童年,它就像一支路標,開啟了我心靈的道路。它就像太陽的光輝,讓我迷茫的心找到了一個方向。

《城南舊事》讀後感範文二

童年,是一首由夢的音符譜寫的美妙歌曲,是一串隨風搖擺的風鈴,讓人陶醉。讀著著名作家林海音的《城南舊事》,我漸漸地走進書中,走進了作者的童年,走進了英子在城南度過的生活,它們就像是一股細流靜靜地、慢慢地流入我的腦海:惠安館、駱駝祥子、草垛子、驢打滾兒……美好的回憶都一幕幕地浮現在我眼前。書中描寫了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裡,住著英子溫暖和樂的一家。作者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中的悲歡離合和她充滿精彩的童年。

全書的最後一章爸爸的花兒落了,使我印象最深,每當我讀到“夾竹桃是你爸爸種的,戴著它,就像爸爸看見你上台一樣!”這句話時,內心很是失落,我的眼前總是出現英子一個人在默默地祈禱父親能早日康復,去看她的演出。作者寫愛花的爸爸病危時,以花暗示了父親病情在不斷加重,就像凋謝的花兒一般,毫無生機。此時的英子不再逃避,它從容地接受了事實,她決定擔負起幫助家人的責任。文中以“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結尾,作者用樸實而生動的文筆,給我們講述了離開父親的無奈和痛楚的心情,也給人留下了無限的遐想和感慨。

是啊,長大就意味著要肩負責任,長大就意味著要學會靠自己。雖然生活的重擔壓在了幼小的英子肩上,但我堅信她一旦長大,這將是成為她人生中的一場很好的磨練。

《城南舊事》讀後感範文三

《城南舊事》是著名的台灣女作家林海音對自己兒時居住過的老北京城南的思念而寫下的回憶錄。通過主人翁英子童稚的雙眼,展現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在《城南舊事》中,這些形形色色的人陪伴著英子度過了她難忘的童年……第一章是《冬陽童年駱駝隊》,也是《城南舊事》的序言。敘述了英子在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問爸爸為什麼要系鈴鐺、想為駱駝剪肚皮底下的絨毛,以及問媽媽春天駱駝去哪兒了這幾件小事。當我讀到天真的英子學駱駝咀嚼時,不禁笑了起來。多么可愛,多么天真的孩子啊!童年是最幸福、最無憂無慮的時光。在這充滿童真的時光中,每個人的做過傻事,連小英子都不除外。第二章叫《惠安館》。英子遇見秀貞和妞兒,並幫助她們重逢,多么感人啊!第三章是《我們看海去》,講了英子與“小偷”的故事。他是英子的知心朋友,小英子卻在無意中出賣了他……這些章節都細膩生動的描繪了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表達了英子對童年的留戀以及對老北京城南的思念。

我們仿佛能聽見她輕輕的嘆息,以及對童年的眷戀,對時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嘆。想要去抓住童年的時光,卻只剩下回憶。那美好的時光悄悄地“溜”走,越走越遠……

《城南舊事》讀後感範文四

最近讀了一本名叫《城南舊事》的書,讓一直是勇往直前的我勾起了兒時的回憶。

《城南舊事》是有5個小故事組成的中篇小說,作者林海音通過回憶童年往事,記述了他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經歷,甚至一手創造的命運和平凡人物的悲歡離合。全書以一個成長中的孩子天真無邪的目光看待一個充滿著幸福和悲傷的社會。

故事中的主人公瑛子也就是林海音,這是林海英兒時住在北京城南的故事,認識了所謂的“瘋子”秀珍,秀珍是因為自己的孩子被她老公丟棄在了“惠安館”門前,後來被人撿走,所以想孩子想的“瘋”了。瑛子又認識了小夥伴“妞兒”,妞兒其實就是秀珍的孩子,被他“爸爸媽媽”撿到後又被不是親生的爸爸媽媽虐待,因為有瑛子的引導,妞兒找到了自己的親媽,隨後離開了北京城,兩個在北京城的最好的朋友都走了,瑛子生了一場大病昏迷了整整十天。爸爸媽媽帶他到了新家——新帘子胡同。

童年的味道是各色各異的;童年的顏色是五彩繽紛的;童年的聲音是清脆悅耳的……讓我們再次思念童年的時光,然後在迎接新的太陽吧!

《城南舊事》讀後感範文五

這個暑假,我重讀了林海英的《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全書分為《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五個故事。 用小孩子的口吻娓娓道來童年的那些往事。宛如一縷春風,輕柔地飄過樹林,飄過大地,飄過田野,飄過每一個人的心間。

讀《城南舊事》,英子天真無邪的話語和兒時趣事勾起了我對童年的回憶。小時候的快樂度過時不覺得有多好,反而羨慕大人的世界,整天在家裡嚷來嚷去:“我要長大!”以前總認為童年的煩惱說不盡,有寫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課,乾什麼都不可以,家長總搖頭說:“不行,你太小了”我簡直恨不得一夜之間就長成大人,想乾什麼乾什麼,“胡作非為,上房揭瓦”……直到現在,我上初三了,那個“六一”兒童節不再屬於我,我的童年也在陣陣叫喊中流逝,童年的生活已成為過去,只能細細品味,無法再次經歷了,我才感到時間的不等人和一陣子迷茫。

也許,童年就像書中說得那樣令人流連往返;也許,童年就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那個美好但已失去的夢;也許,童年有如一絲絲的裊裊青煙,轉瞬即逝;也許,童年好似一個小時候的生活記錄片,時常在我們的腦海里播放,成為一段美好的回憶……

當童年的花兒凋零了,童年生活也就永遠地離去了……

《城南舊事》讀後感範文六

暑假裡,我一口氣讀完了林海音筆下的《城南舊事》,就感覺像有一位很好的朋友在跟我分享她的趣事,一篇篇文章,既美好又平凡,散發著溫暖的氣息,讀起來毫無壓力。當我讀它的時候,有一種似曾相似,那種感覺就像一邊品茶一邊看電影。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10來歲小女孩身邊的故事,每件事看起來都很平常,雖然故事發生的時間離現在相隔了近一個世紀,但當我讀它時,就像發生在我眼前一樣, 那么自然,那么真實。平凡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她很完美地描繪了生活中的諸多小事。而這些小事也反襯出書中小姑娘的世界是單純的,充滿疑問的。她有一顆美好,向善,勇敢而堅強的心。她從不在自己的世界裡上鎖,真實淳樸的感情讓人盡在其中而不能自拔。

書中還講了很多故事,《惠安館》中,瘋姑娘秀貞,漂亮的妞兒最終慘死在火車輪下的結局讓人潸然淚下;《爸爸的花兒落下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讓人感到一種父親的愛,一種複雜又真誠的愛意…..透過作者童真的雙眼,我們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雖然很天真, 卻道盡了人世間的情感。《城南舊事》,用平凡的文字,描繪了老北京的模樣,儘管沒有華麗的色彩,但依舊深刻逼真。

第一篇《冬陽 童年 駱駝隊》是我最喜歡的一篇,讀著文字,仿佛眼前站著成隊的駱駝,你能感受到它們溫暖的鼻息迎面撲來。溫暖的陽光灑在懶洋洋的駱駝身上,它們有的站著讓人卸煤,有的跪下來休息,有的吃草料….我雖然沒有見過真的駱駝,但想著當時的畫面必是極美極溫馨的。特別是當你看到一個小女孩蹲在駱駝的面前,學它們吃草料而咀嚼自己牙齒的時候,你肯定會笑的前仰後合,不是嗎?對於駝鈴作用的理解,小姑娘跟大人的想法也不一樣。大人認為駝鈴是用來保護駱駝不受狼的侵犯,而我們的作者認為駝鈴是為了給旅人帶來樂趣的。仔細想想,小孩發現了大人發現不了的美,而且也不是沒有道理喔。所以凡事我們還得多觀察,多動腦筋,說不定,從你的眼裡,會發現不一樣的美,會有一不樣的收穫呢。這篇文章中,還有一段文字讓我受益匪淺,“慢慢地走,慢慢地嚼;總會走到的,總會吃飽的。”是呀, 我們學習,處理每一事情,都不能急功近利,毛毛糙糙,沉著冷靜地對待。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才踏實,堅持下去,你終會成功的。

《城南舊事》讀後感範文七

在這個暑假,我讀了林海音寫的《城南舊事》,這本書是從一個六歲小女孩——英子的眼光出發,通過“惠安館的瘋子”、“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五個故事,用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城南舊事》既表現了作者的思鄉情懷,又表現了舊時代女性的悲慘命運。

這本作品並沒有刻意的表達什麼,只是一幅場景,一幅場景的從容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說他自己。那樣的不疾不徐,溫厚淳和,那樣地純淨淡泊,彌久恆新,那樣的滿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點追名逐利之心。

我最喜歡文中的主角——英子,她是一個善良、天真、富有同情心、機智又狡黠的小姑娘。小英子並沒有因為秀貞的瘋而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害怕她,而是和秀貞成了好朋友,並用自己的方式幫助秀貞和妞兒母女相認,並偷了媽媽的金鐲子給她們做盤纏,體現了她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12歲時英子失去了爸爸,沒有爸爸的感覺是多么痛苦,我們是無法體會到的,人的一生命運多舛,讓人哀憐!

這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妞兒,她的媽媽就是瘋女秀貞,但是她一生下來就被秀貞的媽媽——妞兒的姥姥給扔了,後來被妞兒的養父抱了去,養她到大點,就教妞兒唱戲,然後讓妞兒站在天橋上唱,唱完後就給人家要錢,如果人家不給,她的養父就打她,打得體無完膚!看看我們,天天吃香的喝辣的,奶奶寵著、姥姥慣著,要什麼給什麼,更不用說挨打了,看看妞兒,再看看我們,覺得妞兒真可憐!

書中用一些小事反映當時人的思想。如文中的宋媽,她在得知兒子小栓子被淹死,女兒丫頭子被送人時,決定找回丫頭子,說:“如果不是小栓子死了,丫頭子我也不要了。”體現了宋媽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以前這種思想很深,不過現在好了,這種思想已經幾乎滅絕,令人很高興。

書里還描寫了蘭姨娘、小偷等多個具有豐富個性特徵的人物,個性鮮活,使人難忘。

這本書的寫作方法很好,不管是在語言、人物形象還適事內容都體現出它的京味特徵,為我們展現了北京的地域特色,如:北京人、北京話、北京的風土習俗等等。這篇文章用詞準確、感情真摯、構思巧妙、並且描寫生動,大量運用伏筆、比喻等修辭手法,令人讀完後回味無窮。

《城南舊事》絕不僅僅是一本回憶錄,還是名篇佳作,以它獨特的寫作視角,洗滌人的自私心,讓人受到教育,讓我感受到她的沉醉其中,正如那首文中出現的詩一樣讓我著迷,“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城南舊事》讀後感範文八

九月份很快就來了,自然也有新的推薦書籍了。這個月,老師讓我們看的就是《城南舊事》。

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叫英子。她出版了很多散文。其中,《竊讀記》和《冬陽 童年 駱駝隊》被選入國小五年級語文課本,《爸爸的花兒落了》被選入國中課本。

《城南舊事》是一部帶有強烈自傳色彩和懷舊情調的小說,以作者七歲到十二歲在北京城南的生活為背景而創作。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惠安館》和《爸爸的花兒落了》。《惠安館》是《城南舊事》的開篇之作,從風格上奠定了全書的純潔自然的基調。《惠安館》描寫了“瘋”女人秀貞和被養父母虐待的女孩妞兒的故事。《爸爸的花兒落了》是《城南舊事》的尾篇。這時英子已經十二歲了,童年漸漸離她遠去。生了重病的爸爸要求她去歷練,並告訴英子,無論什麼事情,只要硬著頭皮去闖,就能闖過去。匆匆歲月,讓英子意識到自己長大了,許多人都她離遠去,並使她記住了一些話。 宋媽說:“英子,你長大了。不能再和弟弟吵嘴了,他還小。” 蘭姨娘說:“英子,你大了。不能惹你媽媽生氣了。” 那個大哥哥說:“等你國小畢業了,長大了,我們看海去。”最後,英子的爸爸死掉了。

這本書使我感受到:童年也漸漸離我們遠去了,我們要好好珍惜我們的童年。

《城南舊事》讀後感範文九

“我們看海去!我們看海去!藍色的大海上,揚著白色的帆。”這是作家林海音筆下的小英子和一個朋友的約定。

小英子又搬了新家,新朋友走進了他的生活。在家附近,小英子與一個陌生男子成了朋友。他們是怎樣成為朋友的呢?

那一回,爸爸在睡覺,兩個小孩到他們家門口踢球,不小心踢到了牆。宋媽要英子把他們趕走,英子就來到門口,大模大樣地命令他們去對面沒人的房裡玩。隨後,她回到家裡,宋媽要她出去玩,她就匆匆忙忙跑到那兩個小孩邊,幫他們撿球。可是,這次球掉進了草叢,英子沒有找到,那些小孩就走了,可她還在尋找。突然,他發現了一個包裹,但是,當英子要打開它時,宋媽就抱著弟弟,要她回家吃飯,她只能帶著疑惑丟下包裹離開了。第二天,英子來到草叢邊,繼續尋找包裹,居然發現了一位陌生的哥哥坐在那裡。哥哥把球交還給了英子,並囑咐她:“我經常來這裡,你可以常常來聽我弟弟的故事,他考試年年第一。”英子把球放進書包里高高興興地去上學了。學校要進行兒童節演出,英子很榮幸地被選中當了演員,表演《麻雀與小孩》中的小麻雀,並且很快投入了排練。當英子排練好了就再次回到神秘的草叢,聽哥哥給她講關於他的故事:“等到我有了錢,就讓弟弟到海外去讀書,那時,我帶你去看海!”英子高興地答應了。他還告訴英子:“小妹妹,你記住,我是好人,不是壞人”英子最分不清的就是好人和壞人了。演出那天,孩子們來到學校,等領導給考試第一的同學發了畢業證書後,就輪到英子她們的表演了。英子發現了那位朋友哥哥,猜測他一定是為了他弟弟而來的,她從心底里認定他沒有騙她。晚飯後,英子溜出家門走向空草地,沒有那位大哥哥,只有一個油布包袱。她撿到個小銅佛,送給了一個戴著草帽的陌生男人,當她後來才知道是便衣警察的時候,內心懊悔不已。過了幾天,宋媽帶著妹妹和英子來到門口,聽說是抓到小偷了,出來探望。英子很害怕,終究看到了他,“他低著頭,眼睛望著地下,手被白繩子捆上了,一個巡警牽著……”英子傷心極了,因為與他的約定——“看海去”永遠無法實現了。

在《城南舊事》這篇小說中,林海音把可惡的竊賊與善良、慈愛的哥哥這兩個似乎無法聯繫到一起的形象結合到了一起, 兩種截然相反的身份被合為一體。小說通過小英子與這位大朋友的交往,向讀者展示了二十年代北京的生活畫卷和深刻的社會矛盾——為了生存,窮人甚至被逼走上了偷盜、犯罪的道路。幸運的是,我們現在都生活在舒適、富裕的環境中,像英子這樣的事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但是,偶爾有一些類似於這樣的事發生在我的身邊。

暑假裡,我來到書店買書,看見一個要飯的老爺爺,只見他衣衫襤褸,蓬亂的頭髮,眼睛裡充滿了血色,嘴唇發紫裂開了,顫抖地捧著手裡的碗。我看他可憐,碗裡沒有多少乞討的錢,就讓媽媽給我一塊錢。我接過錢,放進了老爺爺的碗裡,然後才安心地進了書店。買完書回了家,媽媽卻對我說:“寶貝,下次同情別人時不要亂給錢。有的是好吃懶做,騙人的;有的實在窮,就要施捨給他;而有的是被利用的,就像小孩子被拐走了,壞人把他的腿打斷,裝可憐,到外面去幫壞人賺錢,他們就是被壞人利用的賺錢的工具,所以這就不能給,聽見了嗎?”“嗯。”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說,“那怎么幫他們?”媽媽語重心長地說:“還不如送一些吃的給他們,你給他們錢,有時並不一定能幫他們,你看到的並不一定是真實的。”

有時候,眼睛看到的和耳朵聽到的不一定是真的,生活是複雜的,就像英子的朋友——那位哥哥一樣。我多么希望每個人都能生活在和諧、幸福的環境中。晚上,我夢見英子和那位大哥哥站在大海邊,藍色的大海上,揚著白色的帆。金紅的太陽從海上升起來……

《城南舊事》讀後感範文十

這個暑假,我遨遊書海,品味《城南舊事》,認識了林海音筆下的英子。書中有五個故事,其中《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令我印象深刻,也最為催人淚下。

故事講述的是英子國小即將畢業,在不久的畢業典禮上,她將代表全體同學領畢業證書,並致謝詞。這一殊榮,是六年前爸爸囑咐英子要努力爭取的。六年後到了,英子真的被選做這件事,而爸爸卻一病不起。當英子懷著忐忑的心情參加完畢業典禮,回到家廚子老高卻告訴她爸爸在醫院病逝的訊息。

面對突如其來的苦難,英子沒有嚎啕大哭,反而十分鎮定地面對爸爸的離去。當年英子才十二歲,小小年紀的英子就幫著媽媽分擔起家庭的重擔。英子獨立的性格、能幹,跟爸爸從小對她的教育分不開, “不要怕,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爸爸說的這句話時時縈繞在英子的耳邊,激勵著英子前行。是啊,人的一生會遇到各種挫折、苦難,生活上的,學習上的或者勝作上的,但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迎難而上,堅持不懈,終將會取得勝利。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

記得在五年級的時候,老師把少先隊活動課的舞台留給同學們,我懷著好奇和激動的心情,舉手報了名。然而,後期製作ppt的經歷很悲劇,第一次做課件,毫無頭緒,反反覆覆修改了好幾遍,質量還是不好。那時,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幾次想要放棄,媽媽在一旁鼓勵我說:“做什麼事都有第一次,敢於嘗試的人,就能夠從不會到會。”於是,我硬著頭皮,在電腦旁一坐就是半天。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的努力下,第一次自製課件終於成功了,媽媽誇我做得比她好。緊接著,就是準備上課的講稿,我絞盡腦汁將講稿備了一遍又一遍,臨近上課的前三天,我有時對著鏡子試講,有時把爸爸媽媽當作同學模擬上課,可謂是花樣百出。在上課時,我的手心都是汗,說話斷斷續續、哆哆嗦嗦,動作也畏手畏腳的,緊張得不得了,甚至有時腦子忽然一片空白,接下去的內容都忘光了。同學們見我不說話,就開始小聲議論起來。逃離講台,太尷尬了吧,我深吸一口氣,硬著頭皮繼續把課往下講,同學們的聲音變小了,取而代之的是不住的掌聲。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因為堅持,才有了“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僅學習中的我能知難而進,生活中的我也不甘示弱。

今年暑假,我們一家三口去衢州的天脊龍門遊玩。一路上,我們拾級而上,爬到一半,我就已筋疲力盡,腿腳發酸,只好坐在亭子裡休息。望著山谷里長長的天橋,和山對面險峻的棧道,我真想停下腳步啊!可看見一個七八歲的小朋友跟著大人一路爬上來,他總是沖在最前面,到了亭子還不歇息,執意要往上爬。我的臉頓時緋紅,只好硬著頭皮往前沖。登上山頂,我眺望著遠處的風景,貪婪地吸著清新的空氣,轉念一想,我現在看到的無限風光,不就是用剛才的苦難換來的嗎?

苦難是人生的老師,他指引著我們向著光明前進。英子的敢於面對,鑄就了她堅強的性格,使她成為了生活的強者。其實做任何事,只要有不服輸的幹勁,沒有不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