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有益” “開卷未必有 益”——辯論賽

反方:

我方的理由是:如果盲目開卷,未必有益,如不加選擇地開卷,總會事倍功半,害多益少!

“我方認為——開卷未必有益。你想,看一些不正規的書,會利於健康嗎?難道無論看什麼書都會含有知識嗎?壞書也如此嗎?這樣讀書會有益嗎?”

反方:

“好,那么我假設有一本壞書,內容不堪入目,文章布局全盤錯誤,滿篇病句、錯句、錯字……直到沒有優點可尋。這本書中全部都充滿著——錯誤的語句詞,要是把裡邊的‘錯誤’全部都記住了怎么辦呢?那“開卷”還會有益嗎?

反方:“英國作家菲爾丁所云,曾經說到過:“不好的書也像不好的朋友,可能會把你戕(qiāng)害。”俗話說的好:“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一個人如果已經掉入黑暗的深淵,他這樣還會讀好書嗎?”

反方:

現在的書店受市場經濟的影響,競爭激烈。一些不法書商為了賺錢,喪盡天良,夾雜一些不健康的書,甚至是黃色書刊銷售。我們小學生年齡小,自制力不強,看到這類的書經不起誘惑,甚至還會達到廢寢忘食、手不釋卷的程度,他們一旦看迷了書,便會走火入魔,上課一心只想著書,沒有心思學習,成績就會一落千丈。還有些人被書中的一些情節所吸引,模仿書中的人物,滑向犯罪的深淵。這不是看書害了自己嗎?

開卷未必有益。誠然,讀書可以使人增長知識,陶冶(yě)性情,修養身心,但“開卷”只是“有益”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

漢代劉向曾說過:“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書既然是藥,就具備兩種功能:一是良藥,藥到病除;一是毒藥,置人於死地。不是嗎?20年代的德國,不少人因看了希特勒的《我的奮鬥》,受其不良影響而論為希特勒的殉葬品。“不好的書就像不好的朋友一樣,可能會把你戕(qiāng)害”。一點也不假,現在就有一部分同學迷上了武俠或言情小說,整天看那些庸谷怪誕的書籍,而把功課“丟”在一邊,導致學習成績一直往下降,最後造成竹籃打水一場空。試想,“開”這樣的書“卷”,能說是“有益”的嗎?“一本好書勝過珍寶,一本壞書比一個強盜更壞。”因此,開卷是否有益,得先看開什麼卷。

有位哲人曾說過,能夠攝取必要營養的人,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時,真正的學者往往不是見書就讀的人,而是會讀書的人。有的人看書不認真思考,只是浮光掠影、蜻蜓點水式的隨便翻翻,有的人去讀不適合自己的書,有的人甚至抱著獵奇的態度去讀書,試問,這樣的“開卷”,又何益之有?

反方:

開卷未必有益

自古以來,大家都一致認為開卷是有益的。但在當今社會,開卷難道就百分之百有益嗎?

大家都認為書是個好東西,其實不然。好的書會讓我們增長見識,但壞書卻讓人讀了犯糊塗,去做一些違反法律的事。這可以說是“玩書喪志”,要是這樣,怎么能說開卷一定有益呢?

“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這是一句家喻戶曉的話。這句話不也說要從生活中獲取知識嗎?而從生活中獲取的知識遠比書本中的知識有用的多,那我們為什麼不去生活中實踐呢?

有一些書還會消磨你的意志。你沉迷在這些書中,茶飯不思,學業不顧,就想要看這些書,難道書能當飯吃嗎?開這些卷,還會給你帶來個“萬念俱灰”。

開卷是有的同學認為可以不學習,不記憶。到考試的時候在書上找答案即可。使他們懶於知識的記憶並不看書籍。那還能說開卷有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