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心衣意

衣服是什麼?不過是遮羞蔽體的布而已,又何必那樣在意,注重內在美的人會說,那都是外在的東西,膚淺得很。曾經的我也是這樣以為的。

時光輕淺,會改變很多東西。境由心生,心隨境改。不知從何時起,變得不愛說話,也不太會說話,對於一個學中文的我來說,不會表達是一件可悲的事。

後知後覺中被張愛玲言中,她說:“對於不會說話的人,衣服是一種言語,隨身帶著的一種袖珍戲劇。”

突然對衣服的態度就變得莊重。有些人會覺得我挑剔,自己愛穿什麼就穿什麼,舒服

就好了,講究那么多做什麼。其實也並不是刻意追求,也不喜歡錦衣華服。只是潛意識裡認為,人穿衣服,衣服也穿人;人挑衣服,衣服也挑人的。一個人對衣服的選擇至少能表現出他內心的一些東西。一件衣服再好看,不適合你,穿起來感覺不搭調,倒像是委屈了衣服,衣服也是有氣質有靈氣的,應該得到尊重。我想表達的不過是儘量真實,你看到的是什麼就是什麼,簡簡單單的。因為不會說話,也懶得辯解。明白的人自然明白。這樣多好呀,多好。

喜歡棉麻製品,那種接近天然的材料,樸素,平和,讓我覺得無比舒適。把它浸在水裡時,甚至可以感受到它的呼吸,手繪的荷花在水中綻放,很美麗。簡單幹淨的衣服,心也舒服;心舒服,生活也簡單。有沒聽到有人在唱:“而我最愛是天然”。潛意識裡又想有素衣女子未成妝的清麗與淡雅,又有素衣白馬指天下的蕩然與魄氣。是能夠成長的吧。

也喜歡古老傳統的氣息,舊時光是個美人。我又如何不愛?

舍友有時就笑話我:“你穿得和我外婆似的。”我沒有生氣,反而開心。外婆她們那時候,真是美麗又艱難的,讓我羨慕又害怕。可是,又怎樣呢?美麗的老繡片,盤扣,大襟,光是想想就讓我沉醉。

蘇會玲在《美麗的大襟》中寫道:“有些美,是要隔著歲月去看的。那時代,女人穿衣的動作是胸前優美地一抹。左手牽著衣襟一片,越過胸前來到右翼,從脖頸向腋下再往腰間,摸著一排手工小布扣一路系下去,那是指尖的專心觸摸,那是心情的細細體味,那是一份溫婉細膩、優雅從容呵。若那時節穿衣人心裡惦記著些什麼事情,面有急色,邊行邊扣,一手斜搭在胸前,髮髻迎風微微掀動,那又是一種說不出的韻味了!那是些包裹得嚴絲合縫的胸懷,像有著不便敞開的心事。大襟是含蓄的,富於包孕性的。不輕易顯山露水的衣襟,寬大,綽綽有餘地覆蓋了所有峰巒溝壑,山山水水。那顆心便有點山遙水遠的意味。大襟下的秘密是不能輕易泄露的呀,甚至,線條的優美,也一起隱埋了。穿大襟衫的年代,世界是恬靜些、清澈些的。”

多喜歡那舊時光,恬靜清澈的舊時光。想著想著,什麼時候置辦一件大襟衫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