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節作文:論青春

席慕容曾經說過:“青春的美麗在於它的無邪與無瑕,在於它的可遇而不可求”。

青春——這個曾被我們無數次吟誦、無數次詠嘆、無數次自作多情哼哼的美麗字眼,但我們擁有它時,總不免出奇地慷慨,猶如百萬富翁一擲千金地揮霍無度。

歐陽斌的《青春如夢》中提出這樣一個挽留青春的妙計——“減少十歲”。即將自己的年齡按實際數減去十歲,然後所有的生活方式都作相應的調整。不可否認,這的確可以產生一種補償效益,至少可以在心理上彌補些許損失。然而我以為最根本的變革在於改變青春的量度單位,使青春的量度單位不再依賴生理而是依賴於心理。事實上,青年擁有青春,但不等於青春,如果你用“青春”作為青年的代名詞,那么,你錯了。青春絕不是青年的專利。心理保持青春的魅力之所以千百倍地勝過生理擁有青春的魅力,是因為它不受任何時空限制,不因人因事因地而異。然而,這一妙計又是那么不現實,減少十歲?怎么可能?只是在人們揮霍這份如夢時光時的自嘲自解罷了。如果說這是一個妙計,我倒會認為它更像一個“損計”。

如今,青春依然在忽忽流逝,如雲,如夢——

青綠如黛的春日,起源於一葉碧。少男少女高傲的外殼下掩飾在如火的熱情,愛在心裡編織著未來的夢幻——可在這令色彩傾慕的時代,令太陽眩暈的年華里,有多少愛我們懂得,所謂之男女情感,到底是什麼?在我心裡,一個步入花季的女孩,唯有一份信念,一份堅持,那便是學習,美好的年齡,我不願失去,失去後才懂得珍惜的遺憾遺留在這樣的年齡里,未免太傷感?當意識到青春將要告別時,才驀然醒悟:一個凝重而悲涼的時刻降臨了!

生活的熱望永遠是燦爛青春的核心,而頹廢和玩世不恭則是墮落的開始!

聆聽著五四的鏇律,談起青春的美麗,的是感慨,是遺憾,是無奈,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有多少人會靜靜地為曾經的熱血青年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