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作文指導:怎樣讓學生在作文中說“真話”

一、鼓勵學生講真話

學生作文為什麼“假、大、空”?我覺得這可能與老師的教學方法有關。傳統的作文教學經常是“出題--講解--作文”,甚至有些老師在作文教學中採用“體操”式的方法,把什麼人物描寫、氣候描寫以及特定的事件敘述搞成範本,然後讓學生抄下來,背下來,也就無怪乎孩子的作文千篇一律了。

其實孩子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在物質文明發達、信息通訊渠道十分通暢的今天,每個孩子在生活中都會有自己獨到的見聞和感受。豐富多彩的生活給孩子創造了千姿百態的心理世界,如果能很好地引導學生寫出他們多彩的生活和獨特的思想情感,那么就不怕學生寫不出真話、實話、自己話。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我不僅注意每一個孩子的課堂表現,更多的注意孩子們的課外表現。我經常看到課間休息的時候,幾個男孩子聚在一起,興致勃勃地談論《聖鬥士星矢》,多么渴望著自己也有星矢們那樣的本領;有些孩子在談到自己出遊的感受時更是神采飛揚;女孩子們在一起比較誰的媽媽更好的時候,每個人都有十分充足的理由證明自己的媽媽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如果把他們隨口說出的話記錄下來,就應當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為了創新作文教學模式,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我首先在作文命題上下功夫,改變傳統由老師命題的教學模式,找準學生的興奮點。在學完《跳水》(五年制小升初語文第八冊第21課)之後,我發現同學們對課文的內容議論紛紛,當時就感覺到這可能是一個很好的作文機會,於是我在認真地聽取了同學們的爭論之後,在徵求大多數同學的意見後讓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想像重新寫個結尾。有的學生說孩子掉到海里之後,被水手們救起來住進了醫院;有的孩子說孩子被救後非常後悔,認為自己不該因為一頂帽子而差一點送了自己的性命;我們班有個叫呂長樂的孩子一改原來的喜劇性的結尾色彩,說老船長真的開了槍,孩子因為害怕而在原地不動,最終孩子被打死了,老船長因而被判無期徒刑,在監獄裡過他的下半輩子。同學們聽了他的結尾一片唏噓,我也表揚了孩子們豐富的想想像力。其次,有時候我只提出小作文的範圍和要求,讓學生根據要求自己擬定題目進行習作。比如有一次星期五下午,我布置了作文題,就是星期天自己所做的事情,我沒有規定具體的事情,讓他們做什麼就寫什麼。結果有的孩子寫幫助媽媽洗衣服,有的孩子寫自己做飯,也有的孩子寫了走親戚等,基本上都是學生的親身經歷,因此寫起來得心應手。最後是有時候根據學生的要求,我給孩子們出了多個題目讓他們選擇。這樣的作文題目剛寫出來,同學們就討論開了,各自說出來自己喜歡的題目的理由,寫起來也就十分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