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英雄的豪情

品味英雄的豪情

——讀《三國演義》有感

狼煙起,金戈鐵馬,天地肅殺,鐵血兵士的讚歌。

英雄淚,倜儻才俊,錚錚傲骨,風流人物的史詩。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盡付笑談中……

這便是《三國演義》——文學史上的巔峰,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縮影!三國是什麼?是桃花樹下深深一拜嗎?是長阪坡頭血染征袍嗎?是百里赤壁一夜風火嗎?還是明月下的一曲短歌呢?一夢十年揚州的杜牧尚且在千年前拾起沉沙斷戟浩嘆不已,古今少年又有幾個不曾在三國的渺渺烽煙中,在逝去的隱隱歌吟中激動、感慨、迷惘、徘徊……請隨我伴著明月,架著清風,效仿蘇子,品讀三國的風韻。

縱覽三國,最令後人神往的要數那叱吒風雲的英雄豪傑了,曹孟德、劉玄德、孫仲謀、呂奉先、周公瑾……無一不是後人極力讚頌的偶像,而較之於劉備的儒弱,孫權的張揚,我則偏愛曹操的雄才大略。

或許有人認為曹操不過是一個奸雄,是漢王朝的叛徒。是的,不可否認,曹操在那個動亂的年代背叛了危如累卵的漢朝,但是,忠於一家一姓的觀念就真得那么不可動搖么?當統治者已無力回天,國家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時候,正需要這樣一個敢於打破封建傳統的人吶!試問,如果曹操真的是一無所處的奸詐小人,又靠什麼來打動諸如郭嘉、張遼等英雄豪傑?如果沒有愛民如子的大度,有何來“割發代首”的佳話?如果沒有雄才大略,僅憑司馬家族能成就後來的輝煌? 

何為“奸雄”?作為貶義詞,它指惡人的魁首,後來引申為竊取高位的野心家。汝南人許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本書作者羅貫中在書中安排這一情節,當然有其深意,作者用如此方式給曹操定性為“奸雄”一方面,引導讀者在閱讀小說的時候,把曹操作為“奸雄”來讀,另一方面,小說也要展示,在群雄爭霸、逐鹿天下的漢末社會裡,曹操是如何自我塑造,去完成奸雄這種獨特的個人品質。而作為明代小說家,寫史必定要以漢家為正統,而劉備所代表的漢室正是他所需要頌揚的,但即使如此,羅貫中也向人們暗示了曹操的雄略,看來,一個人是能臣還是奸雄,固然取決於他內在的個人道德品質,同樣也取決於他外在的社會政治處境。同樣是曹操,同樣具備超人的智慧和人格品性,但他可能成為能臣,也可能成為奸雄,身處治世,他就是個能臣;身處亂世,他注定只能是個奸雄。所謂時勢造就英雄,亂世造就奸雄。

羅貫中用登峰造極的文學手段,把曹操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作為一個兩重性的人物,《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有令人佩服的手腕,有讓人痛恨的行徑,不論你如何看待這風流人物,不論他是正是邪,這都是羅貫中藝術手腕的表現,一部小說,只有人們不斷津津有味對其爭論,才能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這才是永恆的經典!

品味英雄的豪情,感嘆時勢的紛紛,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三國,去體味其中的一抹神奇吧!紛紛世事無窮盡,後人憑弔空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