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

你知道馬克•吐溫曾經說過的十九世紀有兩個奇人,他們都是誰嗎?哈哈,我知道!一個是著名的軍事家拿破崙,還有一個就是美國的著名作家海倫·凱勒。

在寒假裡,我讀了一本海倫·凱勒寫的書,也許大家看過這本書,這就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書中介紹了海倫·凱勒生下來後,就生了一場大病,從此,她便失明、失聰、失聲,變得古怪、粗暴、無禮。到了後來,她的家庭教師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教會她認字,才使她張開了心靈的眼睛,得以與人溝通。一接觸到了知識,孤獨的海倫意識到只有知識才能鋪就一條通向光明之路。當海倫感悟到“水”——這個她所認識的第一個字後,便開始了對知識、對世界強烈的渴求,開始了迫不及待地認字、閱讀,像一塊海綿不斷地從生命本身汲取知識。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她進入了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進行學習,經過了幾年的不懈努力和莎莉文老師的教導,海倫·凱勒成功畢業,也讓她成功地走出了人生的陰影。

讀完了這本書,我被海倫·凱勒深深感動,她憑自己驚人的毅力完成了自己的學業,而且成績也十分優異,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而我們擁有美好的一切——健全的體魄、良好的學習環境、優秀的老師……難道我們不該好好珍惜嗎?所以我們應該抓緊時間學習,不能虛度光陰,讓我們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去充實生命、去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