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高爾基《童年》有感

讀高爾基《童年》有感

拉薩路國小 五(6)張一文

寒假,讀了馬克西姆·高爾基的《童年》,我深有感觸。與高爾基相比,我們沒有理由不好好學習。

《童年》講述了高爾基的一段寄人籬下的生活和惡劣的學習環境,在他幼小的心靈上刻下了深深的傷痕,但他仍然如饑似渴地堅持學習。

高爾基童年時家庭生活歷經不幸。3歲他就失去了父親,跟隨母親回到外祖父家卻受到虐待和欺負,11歲就被外祖父殘忍地趕出家門。高爾基童年時經常吃不飽、穿不暖。他的破衣服上打滿了補丁,鞋子也露出了腳,冬天只好睡在爐子旁取暖。有時,他一噸飯只能吃到一塊餅。撿垃圾換錢成了高爾基的學費來源。為了上學,他在休息是只好去撿垃圾,背著一個大布袋,撿一些破布頭、爛紙片之類的東西賣給廢品加工廠,換取微薄的一點錢。但是,就是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高爾基確實更加刻苦地學習,最後成了前蘇聯的大文豪。

我們應該向高爾基學習,學習他那種熱愛知識、刻苦學習的精神,珍惜國家和父母給我們創造的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長大以後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