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愛的教育》有感作文

讀《愛的教育》有感作文(1)

最近,我讀了一部書,使我受到了極大的教育。它就是由義大利著名作家阿米琪斯寫的《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描寫了主人公安利柯三年級時的所見所聞和感想,其間還穿插著老師給學生講述的一則則美好和真實的“每月故事”。通過一件件平凡、細微的事情,展示人的善良與純潔,父母對兒女的一片摯愛之心和殷殷期盼,師生、朋友、同學之間的愛和友誼,對祖國的神聖的愛,無不流溢於紙上,動人心魄。

書中善良正直勇敢的卡羅納,他是非分明,待人誠懇,為了保護弱小挺身而出,得到大家的愛戴那也是理所當然的。還有勇敢的羅貝蒂,是他不顧一切地跳過去,把那個孩子拖到一邊,小學生得救了,而他,卻被車子壓壞了腿……

書中最使我感動的是一個名叫《小抄寫員》的故事。敘利奧為了幫助父親維持一家人拮据的生活,每晚寫籤條,直寫到深夜,反而被父親責罵,並且是一次比一次嚴厲,以至最後父親不再管敘利奧了。每次受到責罵,敘利奧都想說明一切,可是話到了喉嚨口又咽了下去,心裡反覆說:"哎呀,不能說,還是一直瞞下去,幫爸爸做事吧。學校的功課是非學不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幫助父親養活一家人,稍微減輕父親的疲勞。”

讀到這裡,我非常感動。敘利奧雖然生活在一個清苦的家庭里,但還是是那樣關心父母,勇於承擔責任,是一個從小就有對家庭、社會的責任感,是一個能愛人幫助人的小主人。我不禁為敘利亞那愛家庭的高尚心靈而讚嘆不已。他也告訴我們如何成為一個在道德、品質上都優秀的人;告訴我們只要有一顆充滿愛的心,你才會感到快樂,感到無比的幸福。

作為獨生子女,我們都是被愛得多,而付出得少,這個世界需要愛,需要我們去愛,而不是坐享其成;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尊敬老師和父母,努力學習,以實際行動回報老師和父母對我們的愛。團結同學,互相幫助,做親如兄弟姐妹的好朋友;作為一個人,我們應該從小要愛祖國,立志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 

讀《愛的教育》有感作文(2)

讀《愛的教育》有感

棲霞中國廠國小  周如玉

不久前,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它給了我很多啟示。

《愛的教育》這本書的作者是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這本書通過一個小學生記日記的形式,反映了社會各階層的人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他們的生活狀況以及他們對各種事物不同的態度、不同的情感與不同的處置方法。書中每個人物皆栩栩如生,以高尚的情感聯繫在一起組成了一幅幅生動的人生畫卷。

這本書中使我感觸最深的一篇文章是《要學會愛人》,這是主人公安利柯的父親寫給他的一封信。它主要說了:安利柯回家時不小心撞到了一位婦女,他沒有道歉,徑直向前走去。針對這件事,父親對安利柯進行了批評和教育。父親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你應當明白,一個國家的國民素質如何,是最容易從他們在街上的行為舉止上看出來的。你在公眾場合的表現如何,就代表了你這個人的整個修養程度。”著使我想到了自己。家長在時,見到親戚朋友我還會喊兩聲;可家長不在時,我就更懶得喊了。現在想起來,真是不應該,我以後絕對不能那樣做了。見到親戚、朋友、老師,要親切地問候,這樣就能夠使他們感覺到溫暖、親切,感受到我對他們的尊敬、對他們的愛。一個人要培養良好的品德,必須從小事做起,小事不注意,將來就成不了大事。今後,我要學會關愛其他人!

《愛的教育》這本書,把美好的情感和思想送進我們的心靈,有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尊敬和終生不忘、對周圍人的愛、對同學們的關心、對窮苦人、的同情、對殘疾人的尊重和幫助、對祖國的熱愛、對英雄的敬仰等等。書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小學生形象,有表現極差的、有表現優秀的,但每一個人都在本質上有其閃光的東西。通過作者的描寫,我認為他們都具有可愛和善良的一面,這種善良的本性只有能得到父母、老師和周圍的人們的挖掘、發現和培育,他們即使不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也會成為有益社會的公民。

只要人人都有一顆仁慈的心,世界將處處充滿愛。

讀《愛的教育》有感作文(3)

讀《愛的教育》有感

《愛的教育》顧名思義,這本書肯定充滿了愛。裡面講述了身邊的一個個感人小故事,還有父母的勸誡文字和老師精彩的“每月故事”。裡面的人物很平凡,小石匠,賣炭人,盲童,鐵匠的兒子……但他們卻演繹出了不平凡的故事.就像二年級學生羅佩弟,救了一位一年級的小朋友,自己的腳卻永遠好不起來了,多么感人,捨己救人,勇於獻身這些好品質都出現在了他身上。

當我讀完了《愛的教育》,全身仿佛都在被陽光籠罩著,暖洋洋的,無論是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無不蕩漾著愛。每當有愛的時候,總會讓我怦然心動,甚至淚流滿面。 

當我讀到《小抄寫員的故事》的時候 簡評:你能以書中人物為鏡,對照反思,可以看出你也是個好孩子!我們不但要心中有愛,而且還要學會用行動來表達愛!

讀《愛的教育》有感作文(4)

讀《愛的教育》有感

《愛的教育》是義大利作家埃得蒙多·德·亞米契斯的代表作品。這本書以日記的形式紀錄了義大利四年級小學生安利柯從十月開學到次年七月,發生在他身邊的感人的小故事,還有父母,姐姐在他的日記本上寫下的具有啟發性的小短文,以及安利柯的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每月故事”。

這本書以“愛”為主題,寫了許多感動人心的小故事。全書把愛的主題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了讀者的面前: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到父母、師長、朋友之間的小我之愛,沒一處不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書中沒有什麼高大人物,只是一些平凡的小人物。雖然他們都有缺點不足,但在他們的身上,都有一種共同的物質——愛,對祖國的愛,對親友的愛,讓我感受到了出自生命本身的深厚情誼。

《愛的教育》寫出了最美好,最理想的教育理念,把學校,家庭都建立在了感情的基礎上,建立在了愛的基礎上。

愛為教育定基礎,教育使愛得以升華。就讓孩子們快樂,幸福的一生,從愛出發,從《愛的教育》出發吧……

作者:侯呈婧 簡評:在愛的土壤里,萌動著的是神奇與美好!

讀《愛的教育》有感作文(5)

---愛的力量

“愛”這個渺小的字,傳遞了多少人間神聖、純潔的感情:母愛、父愛、愛心、忠愛、 愛惜……正因為這些詞中的每一個愛字,所以才感天動地,讓人們擁有歡笑與淚水、堅強與脆弱,才有堅持下去的勇氣!

《愛的教育》這本小說是作者安利柯紀錄自己一年的學習、生活編製成的,非常具有教育意義,其中的每月故事---《六千里尋母從亞寧山脈到安第斯山脈》更為感人。文中講述了一個熱那亞工人的兒子--馬爾柯,13歲離開熱那亞獨自一人到南美洲尋找母親,歷盡坎坷之後,馬爾柯衣衫襤褸地走到躺在病榻上的母親前,讓母親又對生命充滿希望,拯救了病危的母親。

是啊,這世界上最美最美的感情,就是親情,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一個故事……

曾經的一個中秋節里,一個農村婦女因2個月前丈夫的突然去世,不得不讓她帶著年僅兩歲的兒子進城謀生,遭遇種種“白眼”後,已是深夜。饑寒交迫的母子倆,身無分文,他們走進一個小巷子裡,媽媽給小男孩吃了幾口香甜的乳汁,小男孩便甜甜地入睡了。第二天早晨,天空灰濛濛的 ,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母親一睜開眼睛看見原本躺在自己懷裡的兒子不見了,發瘋似的找,一個挨一個地問:“你看見了我的兒子了嗎?我的兒子在哪兒?”但這樣也無濟於事,她再也沒有親人了!母親依然相信會找到兒子!15年以後,母親已有所成就,開了一家連鎖超市。一天,母親在無意間看到一則新聞:17歲少年身患肝癌,尋找親生母親拯救生命。母親的第一反應:“這就是我的兒子!我要救他!”說完便疾步趕往醫院,經過鑑定,兩人的確是親子關係,母子兩抱頭痛哭 ,淚水打濕了離別15年的痛苦。之後,母親把自己肝臟的三分之一捐給了兒子,讓他有活下去的希望。

其實,在我們身邊,往往有許多愛:親人的關懷、朋友的幫助、老師的悉心教導……他們的一個動作、說的一個字那都是“愛”!

因為愛,我們在成長;因為愛,我們懂得感恩;因為愛,我們選擇堅持;因為愛,讓我們有支撐生命的力量! 

讀《愛的教育》有感作文(6)

暑假裡的一天,我翻開了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一本書<愛的教育>。這本書通過對安利柯生活樸素的描寫,使我感受到人類多么需要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我認為這種關心、理解和幫助,都離不開一個最根本的東西—愛!

這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醫院的天使”。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叫齊啟祿的小男孩,由於他的父親到法國做工,前天回義大利。在那不勒斯市下船後突然生病,因此住進了醫院。一面寫信給他妻子,告訴她自己已經回國,及因生病入院的事。妻子得信後雖然擔心,但因為有一個兒子正在病著,還有著正在哺乳的小兒,不能分身,不得叫大兒子到往看望父親。孩子在醫院卻一直照顧著一個外人,最後不但不和真正的父親回家,卻要堅持照顧著那陌生人。 因為我懂得了愛是偉大的,是神聖的,還是至高無上的,有愛的人,他一定懂得付出,心靈一定是純潔的。善待別人,等於善待自己;給別人幸福,就是給自己幸福;溫暖別人的同時,也溫暖了自己。 簡評:相信懂得愛的人一定會像天使一樣去關愛他人

讀《愛的教育》有感作文(7)

“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是啊,愛無處不在,不可或缺,父親對你的愛,親朋給你的關懷,好友給你的溫暖... ... 可當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對它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愛的教育》這本書一共有100多個故事,每一個小故事都是心與心的碰撞,心與心的交流。一個國小三年級的學生恩科里在一個學年的記事,構成了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期間還穿插著老師每個月給學生講述的一則則美好真實的“每月故事”。正是這一件件平凡細微的小事,娓娓地記述了師生之情,父子之愛和朋友之誼溫暖著我們的心靈。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意外事件”,勇敢的羅貝蒂為了不讓一個陌生孩子被馬車撞倒,他毅然沖向馬車,救出了孩子,而他卻被馬車壓傷了腿。他這出人意料的舉動不僅僅使在場的人驚呆了,也令人震撼,他自己也是個孩子啊!這不顧一切,捨己為人的舉動,不正是一種無私的,愛的表現?這個故事使我懂得了愛不僅僅存在於親朋好友之間,世間的愛是無處不在的,永存於世的,它就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在我們周圍,如空氣般不可缺少。

愛的力量是無窮的,是偉大的,沒有愛,就沒有了一切。而一個心裡有別人,甘願為社會付出真情的愛的人,是最幸福的,因為幸福總是偏愛那些熱愛生活和樂於奉獻的善良人。

因此,愛使我們心靈相通,愛,使世界不再孤單。讓你我伸出溫暖之手,讓冰冷的世界變得溫暖,讓生活中處處開滿真、善、美的花。

讀《愛的教育》有感作文(8)

讀《愛的教育》有感  愛像陽光,照亮了我們的心房;愛像雨露,滋潤了美麗的花苞;愛像空氣,我們處處都能感受得到……是因為愛,我們人世間才變得溫暖。讀了《愛的教育》,我更感受到愛的重要。《愛的教育》這本書是通過一個小學生的日記,塑造了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上卻很不平凡的人物:老鐵匠、賣菜的婦女、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父親的老師”、“帶病上課的教員”等等。小說通過他們一個個充滿愛心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了:人與人之間是多么需要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啊!而這種關心、理解和幫助,都離不開一個最基本的東西——愛。小馬爾可為了尋找自己的母親,用雙腳走出了萬里長路;馬利奧為了讓同伴活下去,把唯一求生的希望留給了同伴,而自己卻隨船沉入海底;小小少年跳入湍急的河流中,不畏懼自己被沖走,救上落水孩子;還有一位小鼓手,為了拯救自己的國家,拖著滿是子彈的腿,爬到友軍基地,報告情況,打退奧軍……這難道不是愛的力量嗎?由馬爾可,我想到了自己,爸爸媽媽、家人和老師對我的愛是無微不至的。爸爸媽媽為了我能掌握一門樂器,放棄休息,風裡來、雨里去,背著沉重的樂器,和我一起學習;下雨天,年邁的奶奶為了不讓我淋雨,不顧體弱多病,到學校給我送傘;我每一點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平時老師對我的關心和教誨。點點滴滴都體現出他們對我無私的愛!由馬利奧,我想到了“生命的壯歌”中的老羚羊們,它們把生的希望讓給了年輕羚羊,把死的痛苦留給了自己。由見義勇為的小少年,我想到了無數的革命先烈,他們為了我們能過上幸福生活,不怕犧牲……我們不能只是接受,我們也要給予。我們要儘自己所能,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我們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做一個對家庭、對社會有用的人。世間最美好的就是愛。愛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是生命中美好的篇章。讓我們珍惜愛這個無價之寶吧! 南京市古平崗國小 四(四)班  吳一凡 指導老師:吳春曉  XX.8.10 

讀《愛的教育》有感作文(9)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是個名叫“顧文”的女孩寫的。她在作文里說“她的爸爸不喜歡她。有一次,她要求爸爸帶她去公園玩,她的爸爸不肯。第二天。舅舅帶著寶貝兒子來做客,爸爸對這個男孩又是抱,又是吻,男孩吵著要去動物園,爸爸滿口答應,到了動物園,爸爸給男孩吃了雪糕,又吃朱古力,卻讓自己的女兒眼巴巴地瞧著……”

我一邊讀,一邊生氣的想:這真是一個壞爸爸!想不到世界上有這么多的家長重男輕女,真頑固!男孩們能做的事,女孩(我們)也能做到,就說女足吧,曾經踢出個“世界冠軍”是一次多么讓女孩們,更讓全中國人民驕傲的吧!可是男足呢?踢得一敗塗地,讓全中國人民感到失望透頂,還有中國女子排球比賽也曾經奪過“世界冠軍”呢!而中國男子排球比賽卻只得了“第一名”(其實是倒數第一名),也叫中國人民感到失望!我可不是譏笑那些男運動員,我只想說:“我們女孩不比男孩子差!”再說科學家、藝術家,也不有許多女的嗎?

我很同情這位女孩,有這樣的一位重男輕女的爸爸。我希望全世界的爸爸媽媽說:“請不要重男輕女,女孩不比男孩差!”

讀《愛的教育》有感作文(10)

幸福是什麼?其實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但是,對不同的人來講,答案就不是唯一的了。

對於不愛惜生命的人,幸福可以是解脫。

對於愛財如命的人,幸福可以是錢。

對於不珍惜好的學習環境的人,幸福可以是自由。

《愛的教育》這部書中寫到:你想一想那些拚命工作了一整天之後,傍晚時分又去夜校讀書的工人們;想一想那些操勞了整整一周的時間,而每到星期天仍然去學校學習的婦人與姑娘們;想一想那些訓練之後疲憊不堪地回來時,手裡仍然拿著書本地士兵們;想一想那些聾啞人與盲人孩子,儘管有種種不方便,卻仍然堅持學習;最後你再想一想那些雖然失去了自由,卻仍然堅持學習與讀書地囚徒們!……這是一位父親寫給他的兒子的信。父親是在告訴他要學會珍惜,我想無論是誰讀完這封信以後,都會有很大的改變,而且有許多想法,我也不例外。

在舊社會,有多少孩子因為家裡窮而沒錢上學,成了文盲。又有多少家長為了能讓孩子上學,而不辭辛苦的掙錢,早出晚歸,白天要做一大堆的工作,晚上即要照顧孩子,又要值夜班,他們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能讓孩子有個好的環境讀書,可是有些孩子卻不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反而去糟蹋它。一想起這些,我就很後悔。小時候,我因為不聽話,總讓媽媽生氣,而長大了,升入了中學,又因為學習成績下降,總讓媽媽生氣,我有時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很不孝順的女兒,父母為我創造了這么好的學習環境,可我卻不懂得珍惜,總是覺得學習沒什麼用,可是我現在明白了,其實學習很重要,不但能長知識,而且又可以學會怎樣做人及道理。如果我有一天真的離開了學校,恐怕我會難以忍受那種寂寞,正如信中所寫的“不去學校的日子是多么地乏味,多么地無聊啊!”

因此,我要加倍的努力,珍惜身邊的每一分,每一妙去學習。這才是我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