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虎烈拉》有感

今年是敬愛的高士其爺爺誕辰102周年。我藉此機會上網下載了部分高士其爺爺寫的文章並細細地閱讀、品味了一番,以此來紀念這位著名的科學家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

《虎烈拉》是高士其爺爺所作的關於急性霍亂病的一篇短小精悍的科普文章。我看了以後深有感觸,從中體會到疾病給人類帶來的傷痛是多么的巨大,而身體健康又是多么的重要!

開始我很納悶,為什麼高士其爺爺將文章命名為《虎烈拉》,而不直接寫成《急性霍亂病》呢?帶著這個疑問,我迫不及待地往下看,終於在文中尋到了答案。原來在民間,人們稱“急性霍亂病”為“虎烈拉”,因為此病極為兇險,來勢兇猛,一旦染上,不出半日就氣絕身亡。這種病蔓延極快,每天死亡達二、三十人,死神籠罩全城,人們談及此病時猶如談虎色變,故稱之為“虎烈拉”。

在《虎烈拉》這篇文章中我領略了高士其爺爺獨具風格的寫作手法,他的文章融科學性和趣味性於一體,而他獨到的解說使枯燥無味的科普知識變得簡單明了且生動有趣。不信,只要你看了《虎烈拉》這篇文章就會有深刻的體會。

為了說明每個疫病的流行和災荒有緊密關係,高爺爺引用了一句中國的老話,“大災過後,必有凶年”,並進一步詳細地為我們分析了“虎烈拉”疫情的發病經過:一是因為當時國民政府的腐敗,不管人民的死活,導致旱情嚴重,造成饑民的死亡。二是因為地方上沒有醫療設施,民眾缺乏防疫知識,饑民的屍體因長期暴露野外,未能清除處理,污染了環境。三是因為大批的印度流亡難民過境。這么多人擠在簡陋的旅店中,衛生條件又差,就導致這場“虎烈拉”流行病的發生。最為慘烈的是這場疾病直接導致了十五、六戶人家是無一生還。多么悲慘的場面啊!讀到這裡,我不禁淚水漣漣……

從文中的字裡行間,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高爺爺對貧民百姓疾苦的關切,他是帶著一份沉痛的心情來告訴我們要從此病中引以為戒,今後不要再發生類似的悲劇了。正是他的這份愛心促使他在自己身患殘疾的情況下,仍不忘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以手中的筆作武器,寫出了一篇又一篇普及醫學知識的文章,為後人留下了系列預防疾病的寶貴叢書。高士其爺爺淵博的知識,高尚的品格,嚴謹的科學態度,無不令我肅然起敬。

今天我們紀念高士其爺爺誕辰102周年,就是要號召大家學習高爺爺熱愛學習、崇尚科學的崇高精神,學習他身殘志堅、關愛他人的高尚品格。通過學習,努力把自己鍛鍊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短暫的人生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