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喬之品三國之蜀國的失誤

三國時期,是分為:蜀國、魏國、吳國。其實蜀國是一個最有可能統一中原的國家。它原有荊州、漢中、益州。武有:二關、二張、趙、二馬、黃、魏、廖等等,都是三國時期厲害的武士,雖然魏國早期有很多厲害的武士,但是,他們那邊的武士都很早就死了。文有:諸葛、龐統、姜維等等,也都是三國時期的頂尖人物。那為什麼蜀國最先滅亡呢?

一:失荊州。

當時劉備去請諸葛亮當軍師的時候,諸葛亮就說了這么一段話:“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型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說明,諸葛亮當時就說出了要占領這兩個地方,就漢室可興矣。雖然劉備按照諸葛亮說得去攻打兩洲,但是,他把荊州交給了關羽去守,他雖然知道關羽是個脾氣很傲的人,但是依然讓他守著。其實如果他派趙雲和馬岱去保守荊州(馬岱後派過去),荊州就絕對不會失守。

荊州失守不算什麼,東吳曾經在關羽和張飛死後答應還給他荊州和殺害關羽和張飛的兇手還和蜀國和好。這時恢復漢室就有希望了,但是備堅持攻打吳國,結果慘敗而歸。

二:失街亭

劉備在臨終時對諸葛亮說,馬謖此人不能重用,但是諸葛亮還是重用了他,導致失街亭。

三:劉備讓劉禪當皇帝,由於劉禪年紀輕輕,不理國家大事,使諸葛亮不好安心的攻打魏國。還在一次諸葛亮快把長安打下來的時候,把諸葛亮給叫回來了。

由於以上的這些條件,使蜀國一敗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