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想像作文》教學反思範文

課前反思

《習作6》是看圖想像作文。教材提供了兩幅圖畫,這兩幅圖描繪了一位小姑娘看到一隻雛燕從自家的屋檐下的燕窩裡跌落下來, 小花貓看見了撲過去想吃掉它。接下來要求學生想像一下,後面會發生什麼事情,結果怎樣,再把故事寫下來。題目自擬。

這是給材料讓學生進行寫作的訓練,簡單說是以“圖”為本,以具體的直觀形式為支柱的習作表現形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想像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在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訓練上,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全貌,感知故事內容-----接著指導看清其中的人或物,了解他們之間的關係----仔細觀察畫面的細節,明確圖意。在想像能力的訓練上,以圖畫為立足點,通過指導想像圖畫中的事物,培養學生的想像力,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在老師的引領下懂得要根據畫面內容,進行合理想像,讓畫面活動起來,讓畫中的人活動起來,讓畫中的物也活動起來。

圖畫中的情景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某一鏡頭,所以在指導想像時要切合圖意,切合現實生活中事物的發展變化,應與童話故事的想像指導區分開來,不可放任學生漫無邊際的想像。在發揮想像故事的發展中,學生可能對貓吃雛燕的動機可能有爭議,此時,要給學生明確“貓翹起尾巴的意思”(根據貓的習性特點,如果翹起來很硬,且毛有刺刺的感覺說明小貓在生氣或是害怕或是敵對。全身壓低,尾巴起捲起來,雙耳後壓,張嘴,露出犬牙,並且出聲。準備攻擊-前低後半高,尾巴平伸,雙耳朝前傾,爪子全露出來。這時它要攻擊了。)這樣才能讓學生的想像合理、大膽。

在感知圖意後,要指導學生按照一定的觀察順序仔細看圖,這樣作文時語言表達才能有條有理。

研磨中的教學反思

圖畫就是一個情境,要挖掘圖中的寫作素材,最好的途徑就是走進畫中,把自己融入情境中。

在一次試教中,當指導學生想像小女孩看到雛燕掉下來的一剎那,她會有什麼反映?有的學生說::“小女孩很擔心。”有學生說:“她會跑前去。”聽到他的回答,我心想不夠生動,如果“疾步向前”這類的詞才會把當時緊張的氣氛表達出來。於是我順勢說:“你上前來,看到雛燕掉落下來時……”學生馬上沖向前去伸手作接的動作。於是抓住這情境說:“誰來用詞形容當時的動作。”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有的說“疾步向前,伸手去接住雛燕”有的說:“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向前去接雛燕。”

這一環節在課前我並沒有預設,而是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創設情境,以演演的形式創設圖畫中很可能出現的情境,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實踐證明,這一情境調動了學生心中已有的素材使他們有話可說,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由此學生步入了“想像之旅”。

課後我整理修改教學設計,我以情境創設作為主要的教學手段和方式。在教學中以看圖感受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角色替換,想像自己就是圖中的小女孩走入情境;以簡單的演一演融入情境;用語言、音樂渲染情境。通過形式多樣的情境創設,是學生融入故事中,一步步地深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去琢磨、想像故事的發展和結果。讓學生把生活中那一個個符合圖畫的情境對接上,進行語言表達訓練。李吉林老師這樣闡述情境教學:從教材出發,由教材內容決定情境教學的形式。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個或一組情境都是圍繞教材中心展現的,這樣才是有意義的。

反思課堂教學

這節作文展示課,從教學個環節看前松後緊特別是第三環節“組織討論,展開想像”時間按排上顯得倉促,學生的想像思維沒有充分發散開來。課後認真觀看自己的教學錄像,剖折自己的課堂教學,再次認真反思作文課的備課、研磨、展示過程,找出問題所在,我總結出以下兩點:

一、課前預習不夠充分,沒有為學生順序進入寫作狀態“鋪路”。回想我課前布置預習,我只是簡單的讓學生看看書本P123頁,根據習作提出的要求,自己想想看能否回答。讓學生這樣草率的預習,造成了課堂上口頭表達時詞語的匱乏、語言的匣子不能充分地敞開,想像思維這扇門也跟著的沒能充分的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