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成語故事素材

現在很多學生因為生活空間狹小、知識儲備少等原因,造成素材積累不夠,以至於作文沒有材料可寫。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成語故事的小學生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小學生作文成語故事素材一

鑿井得人

宋國有個姓丁的,家裡沒有井。做飯,澆菜地,都要用水。他家只得派一個勞動力,每天到村外去挑水。後來,姓丁的在家裡打了一口井,用水就很方便了。姓丁的逢人便說:“我家鑿了一口井,等於得了一個人。”這話三傳兩傳便走了樣,說成:“丁家鑿井挖出一個活人來了。”越傳越奇,越奇越傳,最後傳到宋國國君的耳朵里。宋君就派官吏到丁家調查。姓丁的說:“我說的是鑿了一口井等於得了一個勞動力,不是說從井裡挖出一個活人來呀。”

點評

丁家人在家裡鑿井的方法為自己節約了一個勞動力,這種智取的辦法是值得傳播的。可是話在民眾裡面越傳越變樣,最後變成丁家鑿井挖出一個活人來了。可見流言是多么不可值得相信的一件事情。在沒有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前不要輕易相信流言所帶來的信息,或許事實並不像流言所描述的那樣。得有點自己的主見,不要跟著流言帶偏自己的思維。

小學生作文成語故事素材二

義無反顧

西漢的時候有一位辭賦家,叫司馬相如。他自幼好學,會擊劍,會撫琴,但他最擅長的還是寫詩寫賦,他寫的《子虛賦》、《上林賦》等都在當時流傳一時,是一個滿腹詩書的風流才子。因此漢武帝很賞識他,把他留在自己的身邊做官。 公元前130年,漢武帝派大臣唐蒙去修治“西南夷道”。

因為唐蒙徵用大量民工,又殺了當地部落的首領,引起了當地巴蜀人民的不安,以至於發生了騷亂。漢武帝接到這個訊息後,決定讓司馬相如去責備唐蒙,並讓他寫一篇文告,以安撫當地的百姓。

於是,司馬相如寫下了《諭巴蜀檄》。在這篇文告裡,他說明調集民工、士兵修築道路是應該的,但是驚擾了當地父老鄉親並不是陛下的本意。有人不曉得國家的法令制度,驚恐逃亡是不對的。士兵作戰的時候,應該迎著刀劍而上,寧可戰死也不能轉過腳跟逃跑。

你們也應該從長計議,急國家之難。經過深入的溝通,雙方最終化解了矛盾,民心迅速地安定下來,修路工程又順利地進行了。漢武帝非常高興,提拔司馬相如做了中郎將。

後來人們就用“義無反顧”這一成語來形容幹事情時,從道義出發,為了正義的目的而勇往直前,不能猶豫。義,道義;反顧,向後看。

點評

義無反顧與破釜沉舟有別,義無反顧多形容人的精神、行為;不能與能願動詞配合運用。“破釜沉舟”多指意志;語意較重;可與“能夠”、“應該”、“必須”等能願動詞配合運用。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人要向前看。

小學生作文成語故事素材三

一諾千金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設法辦到,受到大家的讚揚。

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部下,曾幾次獻策,使劉邦的軍隊吃了敗仗,劉邦當了皇帝後,想起這事,就氣恨不已,下令通緝季布

這時敬慕季布為人,都在暗中幫助他。不久,季布經過化裝後到山東一家姓朱的人家當傭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後來,朱家又到洛陽去找劉邦的老朋友汝陰候夏候嬰說情。劉邦在夏候嬰的勸說下撤消了對季布的通緝令,還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東太守。

有一個季布的同鄉人曹邱生,專愛結交有權勢的官員,藉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聽說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馬上去見季布。

季布聽說曹邱生要來,就虎著臉,準備發落幾句話,讓他下不了台。誰知曹邱生一進廳堂,不管季布的臉色多么陰沉,話語多么難聽,立即對著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與季布拉家常敘舊。並吹捧說:“我聽到楚地到處流傳著‘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這樣的話,您怎么能有這樣好的名聲傳揚在梁、楚兩地的呢?我們既是同鄉,我又到處宣揚你的好名聲,你為什麼不願見到我呢?”季布聽了曹邱生的這番話,心裡頓時高興起來,留下他住幾個月,作為貴客招待。臨走,還送給他一筆厚禮。

後來,曹邱生又繼續替李布到處宣揚,季布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