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時尚作文

而我,眾所周知小弟無悠久歷史,卻有著令人稱道的時尚。而人們批評我只顧吸收別人的時尚,空有浮華的外表,少了自己的根基。"

"海弟,看那外灘萬國風情的別墅群,正是你兼容並包的象徵啊!'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你用這寬廣的胸懷接納了多元文化,不也是一種時尚嗎?"

"對呀,我們都在品味著自己的時尚,為何還要在苦惱中不能自撥?"

"應該提醒人們,我們都有著自己的文化,品味著自己的時尚,切不可捨近求遠,失掉自己的特點!"

北京奧運會將北京展現給世界,上海世博會期待世界融入上海。

一南一北的兩座城市,品味著不同的時尚,卻又攜手發展,演繹著明天。

背倚燕山,傲視四方,有著君臨天下的大氣,這是北京陸地的盡頭,大海的起點,這是上海。當國人都羨慕這兩座城市時,他們卻在互訴衷腸。

"海弟",每天你注視著揚子江從腳下浩浩蕩蕩流入東海,迎著海風欣賞從海平面下升起的朝陽,夏天到沙灘上避暑,冬天不心穿羽絨服,夜晚的你不會孤獨,外灘璀璨的燈火將伴你至天明。"

"京兄",早晨你會在鐘樓悠揚的鐘聲里醒來,閒了提著鳥籠到公園遛一圈,累了到老舍茶館品一杯香茗,倦了到戲院看一出《定軍山》,黃昏到天橋看一看雜耍,伴著"冰糖葫蘆"行雲流水般的吆喝聲,倒也生出十二分的韻味。

"只是,我沒有陸家嘴那樣多的高樓,沒有那么多的豪華跑車,沒有你那樣時尚。我只有古舊的四合院,破舊的三輪車,人們為了追求時尚,把四合院拆了開一間麥當勞,星巴克,把三輪車扔了換成冒著黑煙的四輪怪物。急功近利的人們,沒有發現我骨子裡濃濃的京味啊!"

"京兄,其實你那京味便也是時尚啊!想來奧運會後,中國風席捲全球。那舞動的"京",在鳥巢里幻化成翩躚起舞的仙女,飛天起兮,舞落碎瓣,‘京’幻化成了翟志剛的"飛天"服,成了中華民族探索的不竭動力。傳統文化走在神州前沿,引領著我們前進,不也是一種時尚么?"

甭管是草根部落格,還是明星部落格,寫著寫著,就思念起文學。這裡嚴重警告一下,部落格不是文學,部落格要是文學,作協該不幹了,那一天該得進來多少作家啊!杜拉斯說:寫作,是一場暗無天日的自殺。我覺得,自殺未免太奢侈了。因為這世上滿是生了病卻不想死的。我說寫作,其實就是使屁股適應椅子的藝術。至於你那部落格,至多也不過是個時尚的現象,乳名叫博之時尚。

於是這種博之時尚我還給配個定義:就是把所含口水成分差不多的人集中到一個圈子裡去吐。

買之時尚,唱之時尚,頭之時尚,博之時尚,咱們也品出了那么一點味出來了,剩下的,就是咱們自己去消化了。記住,品味時尚,所謂的時尚,可以咀嚼,可以回味,但萬萬不可以下咽,就像嚼口香糖!

我最大的夢想就是買阿瑪尼回家當抹布使。阿瑪尼,時尚吧?世界頂級十大奢侈品牌之一。於是,時尚成了啥?成了只買最好的,只買最貴的。

於是,我給這種品牌時尚下個定義,時尚的本質就是綁架女人的頭腦,然後索求男人的腰包。因為女人嘛,就最懂這種時尚,且最愛時尚盛開的兩種“花”:一種是有錢花,一種是儘管花。

女人之所以稱為花,其原因有二:一是花,會花錢;二是花,花會凋謝的。

於是花期一過,這種時尚之花就凋謝了。別怕,時尚的大觀園裡的花兒趕著趟呢!

我聽見花開的聲音了,超級女聲想唱就唱,而且唱的這么響亮,唱響了大江南北,紅遍了兩岸三地。於是,唱之時尚出現了。只要有了pk台,報了名,上了台,是騾子是馬都敢拉進去叫喚。聽的人嘖嘖讚嘆:這真是天使的聲音。我問問你,天使的聲音,你聽過這天使的聲音嗎?

於是,這種唱之時尚我也給下了定義:愚者自愚,娛者娛人。

還有,我補充一點,這種唱之時尚還附帶了一個時尚的小產物:爆炸頭。現在進理髮店,說我理一個板寸,或剪一個“莫西乾”,理髮師不笑得滿地找牙才怪,他笑你老土,然後給條時尚的建議:來,咱們理一個流行的超女頭。瞧,多時尚。

頭之時尚,我也賜個定義:腦袋裡的東西越來越少,腦袋上的花樣越來越多。

忙忘了手了,忙忘了手了。手現在也是一種時尚呢!手之時尚,地球人都知道,不就是部落格嗎?不就是揮一揮手,不帶走千萬點擊率嗎?

小時候,最時尚的髮型是平頭,那種髮型讓人看起來精幹、聰明。到了理髮店,跟理髮師傅說一聲:“就剃那個最時尚的!”理髮師傅二話不說,在你頭上操傢伙推來推去那么幾下,一個清爽爽的平頭就“新鮮出爐”了。走在大街上別提多瀟灑。

時尚如同七彩屏,轉瞬間,就變成了它的色彩。

平頭漸漸退隱,分頭則一下子湧現出來。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時尚一族”,他們走著走著就突然那么一甩頭,讓那時尚的分頭分明出來,炫耀著。這功勞恐怕還得蓋於當時流行的港片吧。周星馳、劉德華、亦或周潤發時不時一甩頭,亦或時時一陣風吹來,分頭前的發梢飛揚,映射著一張張帥氣的臉龐。嘖嘖,那個帥呀,那個時尚呀!於是眾多“平頭”蓄髮認明“分頭”之志。

等我上高中時,平頭、分頭早就被時尚給辭退了。

取而代之的是“毛毛頭”。

我記得初次隨同學一起去理了個毛毛頭回家後,我奶奶很生氣。倒不是生我的氣,而是生理髮師的氣,她認為那個理髮師可能剛剛出山,不會理髮,她一定要去評評理……

我問同學,你的不也是毛毛頭嗎?又有什麼區別?他指出了細微之處。原來他的頭髮時豎著的毛毛頭,直指著天,像一根根“天線”。

高三了,一團亂糟糟的頭髮很是讓人煩惱,常常時幾個星期沒好好洗頭,一摸,頭屑紛飛,我們美其名曰:“下雪了”。

時尚,在高三這枯燥的日子裡。繼續煥發著它的光彩。某日,班長剃了個平頭,我們覺得他做作業時撓著平頭的樣子很酷,而且一撓那個“平頭”頓時停滯的筆又飛快起來,而且不用常洗頭。

於是,畢業照上,我們班男生全是平頭。

“頭”的時尚還在繼續,翻著以前的照片時,想著那時追求時尚的心,會不禁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