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黃河作文

初秋的一天下午,爸爸帶著我去黃河參觀。

到了黃河岸邊,我迫不及待地下了車,向河堤疾步走去。走在黃河大堤上,堤上的柳樹就像士兵一樣整齊地排列著,微風吹過枝頭,柳條輕飄,就像在歡迎我的到來。我放眼望去,黃河很長很長,簡直望不到邊。聽爸爸說黃河大約長五千四百多公里。黃河水是黃色的,走進它,一看就非常渾濁,竟然看不到一條小魚。我想:大概是水太渾了,小魚都搬走了吧。

我想看個究竟,便順著石階走了下去。我看到河面翻起層層波浪,順著河床向東奔去,有的撞擊到岸邊的石頭上,被擋了回來,形成了一個個漩渦。我尋找到一處比較平坦的地方,蹲下去,把手伸進河水裡,水好涼呀,同時,我感覺有一股力量衝擊著我的手。我趕緊把手縮了回來,不由自主地倒吸了一口涼氣,真不愧是“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此時此刻,我才真正領略到黃河的氣勢,它是一條不可觸怒的長龍,用強大的身軀捍衛著自己的尊嚴。這時,媽媽對我喊:“孩子,危險,快上來。”我轉身向大堤走去。

返回堤上,走在用石頭砌成的堤壩上,它多么像媽媽的胳臂,抱著自己的孩子。黃河水撞擊堤壩的聲音,就像媽媽哼起的歌曲,讓孩子可以安靜的入睡。再回頭看看咆哮的黃河水,果然溫順了一些,多么神奇的黃河呀!

夕陽西下,我們走在回家的路上,黃河的景象仍縈繞在我的腦海里,久久不能平靜。黃河真不愧是我們的母親呀!它不僅養育了它的兒女,還激勵著兒女們不斷奮進,永遠向前。

難道母親河就真的變清無日?難道“跳進黃河洗不清”的千年古訓就真的不能重寫?難道炎黃子孫對黃河的畏懼真的就無法消除?

不論是在青海貴德德黃河邊,還是在蘭州黃河第一橋上望河水滾滾東去,不論是在三盛公水利樞紐上看河水已成濁湯,還是在梁山黃河大堤上看高懸地上的河水沉穩而下……我都無法讓自己平靜地面對黃河,說不清眼前地黃河水中有幾多辛酸,幾多苦澀,幾多淚水,幾多血汗……尤其在蘭州,看著那定河地巍巍鐵柱,再看看那安詳地黃河母親雕像,心裡更難平靜,我們究竟是該制服黃河,還是該善待黃河?我們如改變自己的心態和所作所為,還能在黃河母親地懷中安詳地生活多久?

黃河地兒女們,我們該清醒了,該起來為我們地母親河做一些實實在在地善事了。

拯救黃河吧!那就是在拯救我們!

善待黃河吧!那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敘不完,她身邊發生的千萬萬悲歡離合的故事;描不出,她繪就的一幅副攝人心魄的圖畫;說不清,她成全了多少英雄豪傑的千秋大業;數不盡,她埋葬了多少暴君和姦雄……

黃帝、炎帝就曾率領著他們各自的部落,在黃河流域,這塊富饒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他們的子孫構成了華夏族的主體;大禹曾疏通九河,走遍了黃河下游的每一塊土地;漢武帝時,曾測量地形,開鑿山阜,疏決壅塞,從此以後的八百年,黃河未曾改道;河陰之變,演義了驚心動魄、你死我活的改朝換代的更替……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雖或穿過只有藍天黃沙的莽莽荒漠,或流淌於只有高山峽谷的青藏高原,但始終卻流淌在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夢裡,滲透在每一個華夏兒女的心底……

我們為黃河驕傲,驕傲她無與倫比的歷史與文明,驕傲她氣貫長虹,一瀉千里的襟懷與氣勢;我們為黃河而自豪,自豪她百折不撓,誓死入海的執著與忠誠,自豪她不捨晝夜,始終如一的韌勁與堅強……

但,我們應該為母親河去思索,去反省,去覺悟……思索母親河給我們付出了幾多血汗與乳汁;反省我們又為母親河做了哪些回報與撫慰;覺悟我們在以後該做些什麼又該怎么做?

每年有十六億噸的泥沙湧入母親的血液;每年以十公分的高度在母親河的血管里沉積;每年母親河都有高低相差竟達白倍的流量……這說明了什麼?又預示著什麼?

無數次的穿越黃河,無數次的研讀和思索。

這是一條綿亘古今、跨越時空的河;這是一條百折不撓、誓死入海的河;這是一條讓人敬仰、讓人畏懼的河。

她有著充滿艱辛和苦難的身世,因而也有著不可悉數的性格。

童年的她,柔心弱骨,清澈見底。溫順得似涓涓細泉,曠野中無語而涌,羞怯得如潺潺小溪,草叢裡躲躲閃閃……幾經挫折,屢遭磨難,數不清穿過了多少個峽谷和川地,記不住走過了多少里草原和荒漠,更不知道走過了多少回頭路,又有過多少次急轉彎……因而,生活教會了應變。有時痛快淋漓,奔騰不息,如遊蕩女俠;有時含蓄沉著,如歌如詩,似大家閨秀;有時又隨遇而安,遇山躲閃,遇河結伴。然而,前途畢竟多難多險,明知是深淵,也只好呼嘯而下,明知是險關,也只能挺身迎上……於是,窄峽陡崖使她變得脾氣暴躁,喜怒無常;荒山黃土又使她負載沉重,身心疲憊……實在不堪重負了,她發怒,冰壩封路,拒不前行,撕扯堤壩,淹沒土地……

崇山峻岭,盆地高原,沙漠戈壁,草場平川,使她賴以依存的家;漫漫歲月,似水流年,塑造了她今日的形象,磨練了她固有的性格,稟賦了她獨有的氣質,使她超越了時空,獲得了生命。不管是陰晴圓缺,不管是春夏秋冬,依然地跌宕騰挪,穿山越嶺,向著前方,向著大海,呼嘯,奔騰……

歲月給了她今天的一切,她的一切又充實豐富了歲月……

聽,那震耳欲聾的濤聲,是誰在咆哮?看,那洶湧的壯麗景象,是誰在展示她優美的身姿?啊!原來是我們中華兒女的母親---黃河。

我雖未見過黃河,但在眾人的心中,黃河是那么的氣勢磅礴,從冰川萬丈的巴顏碦山脈起步,途經山東、山西、河南等9個省份,最後于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注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是我們中國的第二長河。

文人墨客用精妙絕倫的、豪邁壯觀的語句形容黃河,余亞飛的作品【黃河頌】就讚美了黃河的精神:黃河浩蕩貫長虹,浪泄濤奔氣勢雄,石障山屏難阻擋,千迴百轉總流東。'每當看見這首詩,我的心中太過於心酸,千年不停地流動,黃河從一個美麗、年輕的姑娘變成了一個布滿皺紋滿身上很累累的老太太。我時常這樣想:母親,您累嗎?’’母親微笑著告訴我:一點都不累,為了這個民族,為了愛他的兒女,這是一種必須的付出。

千古的歷史再次傳承,我們中華兒女身在黃河,卻不忘母親情,這難道僅僅是因為她的一泄萬里嗎?僅僅是因為它的壯觀嗎?黃河,咆哮,奔涌,跳動著永恆的鏇律,唱著不知疲倦的歌。黃河洶湧,九曲十八彎,曲曲折折,一往直前,任它“山重水複”,定會“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