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字的含義

俗話說的好:“君子立身,孝字為本。”如果你想在社會立身,就必須懂得“孝”。“孝”的上半部分是“老”字,下半部分是“子”字。總體來說就是一個老人把自己的拐杖扔了,而自己的孩子能馬上跑過來扶住老人,這就是最基本的“孝”。

-我是一個時刻受到父母疼愛的孩子。今天聽老師這么一說,我就大有感觸。從現在起,我一定要尊敬父母,好好讀書,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減輕父母的負擔。長大後能學有所成,報效父母,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孝子”。

可我們為什麼要對父母孝順呢?因為父母養育我們非常的辛苦,有時為了我們可以不顧自身的安危。因為有古字為記,更因為百善孝為先、一百種善良中孝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我曾經聽過一個故事:一個孩子因為與父母吵架,結果離家出走了。他走在大街上,這時有人問他:“小朋友,你怎么了?那個孩子回答:“我因為和父母吵架,離家出走了。”“那你餓嗎?”好心人問到。“餓”,孩子有氣無力的回答道。好心的市民二話不說,跑去旁邊的小店買了一碗餛飩給他吃。“謝謝。謝謝!”那孩子連身說道。“我只是給了你一碗餛飩,而你的父母卻給了你那么多,你應該謝謝他們啊!”好心的市民說道。“喔,原來是這樣啊!”孩子說完就飛快的往家裡跑去了。孩子回到家對父母說了很多感恩的話,從此發奮讀書,成了一個傑出的人物。想知道他是誰嗎?他就是當代的大詩人——艾青。

“孝”,在古代和現代都讓人很感動。一個人如果做不到孝順自己的父母,那么就算他再有才華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