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月球的小知識

月球的起源

月球最初是如何形成的呢?在科學界這是一個大有爭議的問題,目前大致有三種理論。  “俘虜”理論:有些科學家認為,月球原是一顆流星,當它在宇宙空間漫無邊際飛行時,偶然進入地心引力範圍,受到地球引力的約束,因而才意外地納入了地球軌道。不過,近幾年來,有不少人引用天體力學來反對這一說法。  “分裂”理論:持這一說法的科學家認為,月球是從一片熾熱鏇轉的雲狀物包圍著的地球中分裂出來的,因而月球是地球的“孩子”。然而從“阿波羅”號宇宙飛船上幾次帶回來的資料表明,月球和地球的組成成分卻是大不相同的。  “碰撞”理論:該理論認為,約45億年前,一個比火星更大的行星,以每小時4000公里的飛行速度猛然撞擊早期的地球,力度如此之大,以致這個行星的鐵質核一直撞到了我們地球的中心。碰撞結果是產生巨大爆炸,伴隨有60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地球在爆炸的衝擊下變了形,這個採取“自殺行為”的巨大天體的大部分與地球融合,只有一部分作為熾熱的蒸汽與其他碎片一道洶湧地噴射入外層空間,後來這些蒸汽冷卻下來並凝固成塵埃,塵埃與其他碎片混雜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核,這個核後來凝聚成團,我們的鄰居——灰色的月球從此誕生了。  月球的地質構造月球的內部構造是什麼樣子,這關係到它的起源與演化。20世紀60年代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之後,人類才開始對月球的內部逐漸有所了解。根據天然和人工月震所提供的資料表明,月球跟地球一樣,也可以分成月殼,月幔和月核等層次。月殼厚約60-65千米,它最上部的1000-XX米主要是月壤和岩石碎塊。  月殼以下到1000千米處是月幔,有人把月幔的下限定在1388千米深處。月幔的部分占了月球一半以上的體積,主要由相當於地球上的基性岩和超基性岩組成,物質密度一般超過每立方厘米3.5克,下層可能略低5%。從月幔以下直到1740千米深處的月球中心為月核,主要由鐵,鎳,硫等組成。月核的溫度大致在1000攝氏度-1600攝氏度之間。 月面上山嶺起伏,峰巒密布,沒有水,大氣極其稀薄,大氣密度不到地球海平面大氣密度的一萬億分之一。沒有火山活動,也沒有生命,是一個平靜的世界。已經知道月海有22個,總面積500萬平方公里。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表面,較大的月海有10個:位於東部的是風暴洋、雨海、雲海、濕海和汽海,位於西部的是危海、澄海、靜海、豐富海和酒海。這些月海都為月球內部噴發出來的大量熔岩所充填,某些月海盆地中的環形山,也被噴發的熔岩所覆蓋,形成了規模宏大的暗色熔岩平原。因此,月海盆地的形成以及繼之而來的熔岩噴發,構成了月球演化史上最主要的事件之一。

月面月球上的隕擊坑通常又稱為環形山,它是月面上最明顯的特徵。環形山(crater),希臘文的意思是"碗",所以又稱為碗狀凹坑結構。環形山的形成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隕星撞擊的結果,二是火山活動;但是大多數的環形結構均屬於隕星的撞擊結果。1924年,吉福德(a. c. gifford)曾把月坑同地球上的隕石坑作了比較,證實了月坑是隕星撞擊形成的。因此,隕擊作用是形成現今月球表面形態的主要作用之一。許多大型環形山都具有向四周延伸的輻射狀條紋,並由較高反射率的物質所組成,形成波狀起伏的地形,向外延伸可達數百公里。環形山周圍有濺射出來的物質形成的覆蓋層;濺射的大塊岩石又撞擊月球表面,形成次生隕擊坑。由於反覆的隕星撞擊與岩塊濺落,以及月球內部噴出的熔岩大規模泛濫,使得許多隕擊坑模糊不清,或只有隕擊坑中央的尖峰露出覆蓋熔岩的表面。

從疊加在月海上的隕擊坑的狀況判斷,以及從月球上帶回樣品的放射性年齡測定表明,月海物質大致是與隕擊坑同時期形成的。月海年齡大都在35億年左右,而月陸高地的形成至少在月海熔岩噴發之前10億多年已經存在,因此原始月殼是更為早期形成的,並且是大量熔岩的不斷噴發,月球物質長期圈層分化的結果。研究表明,月球的圈層結構是繼大約46億年前它所經歷的一個漫長的天文演化階段之後,又一個持續了約10億年之久的一個圈層分化過程。月球上大型環形山多以古代和近代天文學者的名字命名,如哥白尼、克卜勒、埃拉托塞尼、托勒密、第谷等。月球表面隕擊坑的直徑大的有近百公里,小的不過10厘米,直徑大於1公里的環形山總數多達33000個,占月球表面積的7~10%,最大的月球坑為直徑235公里。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布滿了密集的隕擊坑,而月海所占面積較少,月殼的厚度也比正面厚,最厚處達150公里,正面的月殼厚度為60公里左右。由於月球表面之上缺乏大氣圈和水圈,所以月球早期的熔岩噴發和隕星撞擊形成的月球表面形態特徵能夠得到長期的保存。自1969年以來,太空人已從月球表面取回數百公斤的月岩樣品,經過對這些月岩樣品的研究分析得出結論,這些月岩曾熔化過,月球表層物質主要是岩漿岩組成。月球的年齡至少已有46億

月相新月(農曆初一日,即朔日):0度;  上蛾眉月(一般為農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0度----90度;  上弦月(農曆初八左右):90度;  漸盈凸月(農曆初九左右-----農曆十四左右):90度----180度;  滿月(望日,農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180度;  漸虧凸月(農曆十六左右-----農曆二十三左右):180度----270度;  下弦月(農曆二十三左右):270度;  殘月(農曆二十四左右----月末):270度-----360度;  另外,農曆月最後一天稱為晦日,即不見月亮;  以上有四種為主要月相:新月(農曆初一日),上弦(農曆初八左右),滿月(農曆十五日左右),下弦(農曆二十三左右),它們都有明確的發生時刻,是經過精密的軌道計算得出的。月食是一種特殊的天文現象,指當月球運行至地球的陰影部分時,在月球和地球之間的地區會因為太陽光被地球所遮閉,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塊。此時的太陽、地球、月球恰好 (或幾乎) 在同一條直線上。月食可以分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種。月食只可能發生在農曆十五前後。潮汐是由月球的吸引力造成的。 潮汐是海水周期性漲落現象。因白天為朝,夜晚為夕,所以把白天出現的海水漲落稱為“潮”,夜晚出現的海水漲落稱為“汐”。開發月球大量研究表明,月球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月球雖然環境惡劣,但也有獨特的優點:引力很小,在那裡建造發射場向空間發射載荷成本很低;沒有大氣,在那裡建造天文台能看得更遠、更清楚;在那裡建造太陽能發電站效率高;月球有豐富的礦藏,能造福人類……總之,月球有巨大的開發價值。

人類登月1969.7 阿波羅11號在月球著陸,阿姆斯特朗第一個登入月球,隨後3年多里,阿波羅計畫又進行了6次載人登月,1970.4 的阿波羅13號,雖因氧氣瓶爆炸發生事故,但仍安全回到地球。 到阿波羅17號止,先後12名太空人登上月球表面。這些“訪問”大大豐富了人類對月球的認識。各次飛行都對月球表面進行考察,收集了大量月岩、土壤標本,從月球上帶回地球的月岩達440公斤。阿波羅飛行把許多儀器安裝在月球上,進行科學研究,如太陽風實驗和月震測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