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保護(看圖寫話)

——濮陽市實驗國小二(1)班  王奎元

一天,小明的爸爸媽媽不在家,小明一個人在家裡畫畫。

小明正畫的有些入神的時侯,忽然聽到門外傳來 “咚!咚!咚!”一陣輕輕的敲門聲,小明趕緊跑到門前,隔著門問道:“誰呀?”門外有人回答說:“我是你爸爸的朋友。”小明覺得聲音聽起來很陌生。

於是,小明搬來一把小板凳放到門邊,他站在板凳上,從門洞裡往外看,原來,敲門的是一位上身穿綠衣服,下身穿藍褲子,雙手抱藍色資料夾的叔叔,他確定不認識這個人。小明心想:我該怎么辦呢?他想了一會兒,突然靈機一動,就對門外那位叔叔說:“我爸不在家,我又不認識您,要不您給爸爸打電話,要不您改天再來吧!”那位叔叔想了想,灰溜溜地離開了。小明看到這一切,情不自禁地笑了!

過了不大一會兒,爸爸媽媽回來了,小明就把剛才發生的事情給爸爸媽媽講了一遍,爸爸媽媽聽了以後直夸小明懂得自我保護,真是個機智勇敢的孩子!小明聽了爸爸媽媽的表揚,心裡甭提有多高興了。

小朋友們,如果你是小明,請你講一講,應該怎么做呢?

老師評語:棒+a+ 

媽媽心語:孩子這篇看圖寫話所選的內容是國小二年級語文第四冊《語文園地七》中的口語交際的四幅圖。這四幅圖以連環畫的形式,引出了一個“當有人敲門時《我該怎么辦?》”的話題。

老師在課堂上引導孩子進入情境,認真觀察圖畫,思考圖中小朋友應如何去做。一方面是為了強化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另一方面是為了指導孩子通過圖片來發揮想像,將看圖寫話運用於生活。

老師在輔導孩子時,引導孩子聯繫生活,回憶一下單獨在家時候的心情。引導孩子說說圖上畫的什麼內容,完整表達圖中意思。弄明白四幅圖連起來說的什麼事。並活躍下思維,來個續編故事。

在續編故事時,我引導孩子構想一下下面將要發生的事有幾種可能:假如你是圖中的小朋友,你會怎么去做呢?

首先,創設故事情境,哥倆互動。先請一個孩子說一說,叔叔可能來乾什麼,發散思維。然後孩子自由說會不會讓叔叔進來,並且要說明理由。

接著,進行情景表演,深入交際。我先引導孩子說:如果小明讓叔叔進來該怎么說?怎么做?如果小明不讓叔叔進來又該怎么說?怎么做?

然後,聯繫生活實際,拓展延伸。通過這次親子互動交流,孩子明白了以後該怎么做。希望孩子以後遇到類似問題時,多動腦筋,妥善處理。

最後,進行寫話訓練,鞏固提高。從而,挖掘了孩子的認知,在親子互動交流中,既培養了孩子的交際能力和寫話能力,又指導孩子的生活。

總之,孩子在看、說、想、演幾個環節中都發揮得比較好,交流的辦法也多,知道在現實生活中發生這種事時應如何積極應對而積累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