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氣的力量

(作者:施昱帆)

是那節難忘的體育課,使我體會到了勇氣的力量。

記得那是四年級時,我們排著“隊伍”,三三兩兩的說說笑笑地來到了籃球場前的大樹下,這時,孫老師那張看著就讓人發怵的臉悠然飄至,使我們的心情從沸點變成了水,這還不夠,接下來的話又讓我們的心“結”了冰:“同學們,今天我們練習跳——長——繩!”孫老師“壞笑”著說。與此同時,人群中響起了一陣抱怨聲:“oh,no!”“天,怎么又要跳長繩!”“半年沒踢足球了!”……雖然“百姓”抱怨聲極大,但在孫老師掃了一眼後,我們都不吱聲了——累計到現在,我們的心情從沸點降到了冰點——零下二百七十三點一三度,已經沒心情抱怨了……此時,我們全班的“敵人”,現在的五(5)班走了過來,他們也不幸災樂禍了,無不用同情的目光看著我們。

我們分成兩組,男生一組,女生一組,而孫老師一直在女生那邊指導她們。我當時的技術是非一般的爛,但集中注意力還是可以應付幾個。就在我跑到繩子中間時,有人驚呼:“有蜈蚣!”我一分神,壞了,繩子呼嘯著飛了過來。“啪!”隨著這聲音,我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刺痛,疼痛持續了幾秒鐘。雖然並無大礙,可是害怕占據了我的心頭——原來,這繩子打人如此痛!想到這點,我的注意力就無法集中,結果是再次挨打,這樣越挨打越怕,越怕越挨打,如此惡性循環,使我“片體鱗傷”,還招來一片噓聲。看著旁邊的女生跳得如此瀟灑,我心中的那個羨慕嫉妒恨啊——甭提了!

此時,孫老師來了,他看著我們的糟糕表現,有些生氣。他先讓搖繩的同學停下,然後叫同學們讓開,再讓繩子搖起來,自己走到中間,輕鬆地跳了過去。之後,他向我們傳授了一個秘訣:“繩子打地的聲音一響,你就沖。衝到中間時,你就跳。”我照著孫老師說的試了試,結果非但沒成功,反而又挨了一下打。為什麼會失敗了?我仔細回想了一下我的動作:我抱著頭跑,腳步遲疑不決,不可能不失敗!第二次快輪到我了,我想:拼了!害怕一定死,大膽說不定還免於一死。於是,該我跳時,我擺出一副敢死隊的架勢,瞅準時機,起跑

——起跳——落下——出繩,整套動作一氣呵成。成功了!我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下課後,我思緒萬千:還好,我僅靠一節體育課就明白了“沒有嘗試的勇氣,無法成功。”這個道理。如果我靠人生來明白這個道理的話,付出的代價將不僅僅是幾下揮舞的繩子,而會真的把我弄得片體鱗傷。今天的付出,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