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最美孝心少年”想到的

周末,和父母,兒子一起觀看了中央電視台“最美孝心少年”專題節目。故事中的少年堅強,獨立,他們強烈的責任感和樂觀向上的精神深深地感染著我。我們一邊抹眼淚,一邊不停地提醒著兒子。平日裡一直照顧兒子生活飲食的媽媽更是抓住機會對比數落,言語中不免多了幾許責備。兒子被說煩了,沒好氣地甩出一句:“我媽又沒癱瘓!”一句話噎得我們面面相覷。本是一次很好的心靈洗禮教育卻搞成這樣,靜心細想,我們大人的教育方式有很多問題:

一、不該有的對比。

有時候,我們總拿表現好,成績好的孩子和自己孩子比,這樣比的結果是,非但沒有激起他的鬥志,反而讓孩子更加消沉。人比人,氣死人,大人尚且這樣,何況孩子。所以,教育孩子千萬“不要比”。

細想一下,兒子還是挺有孝心的,有時候看我累了,就主動幫我端來洗腳水。幫我按摩,捶背,主動安慰我,說笑話逗我開心,有什麼好吃的硬讓我嘗嘗······唉!如果我們看電視時,一邊讚揚片中的“孝心少年”,一邊驕傲地說,如果我遇到這樣的困難,相信我的兒子也會這樣!可能兒子感受到的就是被認同被肯定,即使他不一定做得那么好,但我們的話語都在引領他,指導他,激勵他。

二、不該幫的忙。

孩子都有潛力。試想,我們自己的孩子,如果也遭遇那些不幸,是否真的就會一蹶不振。答案是否定的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人在面臨絕境時,會表現出驚人的毅力。當然,這和孩子們心中永遠向上,向善的美好心靈有關。

關鍵是,我們的孩子,他有這樣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嗎?想想我,雖然知道的道理很多很多,但是,至今,我都還沒教會他做飯炒菜,生活能力很差。不要說沒有時間,更別說沒有機會,我們潛意識裡,根本沒把他當家庭的“勞動力”,加上爸爸媽媽長期的幫助,孩子基本在家“無事可做”,即使我叫他做,老人也會搶著做。難怪有專家說,希望媽媽“少長一隻手”,意思是,讓孩子自己去做,自己去經歷,不該幫忙的時候堅決不幫!人,只有在勞動中創造,在勞動中獲得快樂!在勞動中體現自己的價值!我們,不要用“愛”“心疼”做工具,消磨孩子本應該有的獨立和堅強!

三、不該不信任的目光。

孩子大了,經常會出現和我們的不同意見,有時對立,甚至“叛逆”。這裡面,有孩子因為閱歷膚淺而產生的認識片面。也有不諳世事的固執己見。但對待孩子,我們還是缺乏信任。成績不好了,總責備他偷懶了。情緒不好了,總批評他不知好歹。殊不知,在我們一聲聲的斥責中,孩子可能更糟。我們該怎么做?我覺得,該讓他自己去體驗,實踐。遇到不盡人意時,想想這種現象折射出的原因。追根溯源,說不定就能找到解決的方法,改進我們自己的教育觀念,調整我們的教育方式。相信孩子,他們永遠都是積極的,向上的。關鍵是,我們有沒有找到適合我們自己孩子的最佳教育方式。

隨即,我告訴孩子,學孝心少年,並不是要有他相同的經歷和處境。學習他們在家庭中的責任和擔當,學習他們的堅強勇敢,樂觀向上。無論你學到哪一點,只要用於生活,你都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