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後的我(作文4篇)

劉沂松

第二次家長會後,我發生了許多變化,現在就聽我細細道來。

變化一:更有信心

教室里各小組爭先恐後的想回答問題,我們小組也不例外,那高高舉起的組牌,臉上表現的自信和那真誠熱烈的眼神好象打動了老師的心。好,就由第五小組“希望之翼”上台為我們解答這幾道題。其它小組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蔫了下去。不過,並沒有影響我們那高昂的激情。開始講課了,我們神采飛揚為同學們講解著,當同學們有疑問時,我會細心的為他講解,當同學們答案和我有分歧時,我會據理力爭。最終,充當小老師完畢,台下響起了9次掌聲。我認為,這掌聲,不僅僅是左手拍打右手,這掌聲,是飽含著讚揚,充滿著友情。這掌聲,能使成功者感受到勝利的喜悅,也能讓失敗者在挫折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收穫到這掌聲之後,我們的興趣更加高漲,舉手也是習以為常,在課堂上的我回答問題更加踴躍,身上散發出自信的光芒。

變化二:更加努力

隨著李宜人的粉筆一上一下寫出“上周量化分數公布,第一名:”時我的心也開始忐忑不安,裡面好像有小鹿在亂撞。接著他寫下了第五小組801分時,我激動得差點一蹦三尺高。沒有人知道成功的背後暗藏著多少艱辛。每天晚上做作業都做到很晚,就為了那5分,反覆計算、檢查。為了第二天的語文課,書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批註,常常奮戰到深夜。頂著熊貓眼到了學校之後,又要強打起精神,鼓勵不善言辭的4號成員積極回答問題。課間時,細心地為組員講解習題,從而使他們的學習成績得到提升。這一次的成功,是在努力所奠定的基礎之上,我一直記得一句話:“成功是由1%的天分和99%的汗水所組成的。”我堅信努力和收穫是成正比例的。這一次的成功,不會使我們驕傲自滿,而會成為我們成長之路上的墊腳石。

變化三:更加自律

自律體現在多個方面,如:上課、作業、講文明、懂禮貌等。上課時,我比以前更加認真地聽講,不說閒話,並且要求組員也不能開小差。比起以前,更加的嚴格要求自己,給自己制定明確的目標和方案,一小步一小步朝著目標進發,並且進步的同時要取長補短,不能不進步反而退步。回家之後,不需要父母提醒,便開始認真完成作業,作業完成過後,並不是開始玩,而是認真預習明天要上的內容,認真複習今天所學到的知識,並找到自己的不懂之處,認真鑽研。學習最重要的就是主動,千萬不能被動學習。否則就會形成不進則退的局面。

經過這次家長會,進步在我身上有著顯著的體現。但有一句話是:“活到老,學到老。”知識的宇宙是無窮無盡的,知識是學不完的。我們只能更好,卻不能最好,但只要在努力便足矣。

家長會的我  (陳安琪)

期中考試前腳剛走,家長會就緊隨其後。家長會總結了我們班級以及我們自己的優缺點,並對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因為家長會後距今已有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我變優秀了許多。

我變勤快了。以前的我,雖然有時心情好就勤快的幹活,但是一有煩心的事或是心情一般般,就雷打不動的坐在椅子上吃餅乾或看電視,任憑父母如何勸說,都無動於衷,好像天塌了都跟我沒關係。家長會後,無論心情如何,我都很勤快,收碗、擦桌子、整理物品......只要能做的,都儘量的做,能分擔的,儘量的分擔。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減輕他們的負擔,也是孝子孝女應該做的事。現在,“坐如鐘”已成了過去,只要需要幫忙,二話不說就開始,手腳麻利的幹完,既鍛鍊了身體,又獲得了表揚。

我變謹慎了。以前,我總是大大咧咧的,什麼事都做的毛毛躁躁的,做的倒是快,可惜無優質量。這一切都是因為我缺乏謹慎的態度,每件事都武斷的決定,到頭來卻並無想像中的半點好。現在我變謹慎了,任何有分歧的事,我一定會和別人商量商量,聽聽別人的意見,再與自己的想法進行融合,深思熟慮後再實施。仔細想想,用自己的大腦轉轉後,事情的解決方案一定會更完美與科學。

我變認真了。以前我的作業本上紅叉橫行霸道,父母一再叮囑我要認真要認真!但紅叉兄似乎賴在我的作業本上就是不肯走,不知是它覺得這裡比別處“舒適”些還是好玩些。現在紅叉兄在我的作業本上留下的腳印變少了,有時不再光臨,正是因為我比以前認真的思考認真的做了,才使得作業上的紅叉明顯減少,作業本上的紅勾明顯增多,認真真好!

我變得有激情了。以前,除了喜歡的事以外,其他的說一千遍我也聽不下去,總是帶著應付的心理去做,做了也做不好。現在,我的激情上升了,就比如以前不喜歡預習課文,現在哪怕熬到夜半也要做好預習,筆記、字詞、注音、賞析.....樣樣俱全。上課輕鬆的就像聊天一樣,根本就毫無壓力。我帶著激情做的預習,帶著激情上課,效果明顯不一樣了。

這段時間裡,我的變化不少吧,變勤快了;變謹慎了;變認真了;變有激情了。家長會總結了我們的優缺點並對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後我會逐漸將其落實好,將我的優點牢牢記下,並保留,相信你也會這樣做的!

家長會的我  (龔燁之)

不知不覺間,時間已輪迴到11月21日。在這天,是我升入國中以來開得第二次家長會。而這次家長會後,我自己有了很多進步。

有了自律——讓我受益匪淺

自從開完家長會後,媽 媽和我談心,我也逐漸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要努力克服不自律的行為。尤其是在數學課上,在原來,上課我總喜歡跟別人說話,因為坐在後邊,老師也不容易看到,經常談論課外話題。在那幾天,數學課老師講的知識點我有許多沒掌握,尤其是多項式。在考試前,我以為多項式不用考,就沒有管它,可是,期中考試偏偏出了十幾分這樣的題,而我卻看不懂,頓時後悔極了,但是世界上沒有後悔藥,當把數學試卷交上去後,我心裡忐忑不安,估計自己考砸了。而在家長會後,通過總結自己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慢慢克服自己的壞毛病,現在有了明顯的成效,在最近學的方程式中,因為端正了學習態度,感覺這些題很簡單,做起來得心應手,每次作業除了選做題外,其它基本全對,我想,這就是我“豐收的果實”。

有了自信——讓我所向披靡

經過考試的挫敗後,我決定要做回原來自己的優。首先就是要自信。例如在語文預習方面,我首先把全文默看幾遍,知道大體講了什麼內容,然後找出文中的好詞好句,然後自己先體會體會,最後結合資料弄懂全文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雖然我每天十一點半睡覺,但我覺得自己精力旺盛,總有一種力量推動我前進——那就是自信,經過家長會上台成功的總結,使我自信滿滿,什麼事情都要搶著乾,在英語方面也是如此。在期中考試後,又進行了英語考試,我沉住了氣,最終考了111分,我戰勝了班長,戰平了全年級第三。在那以後,我每天情趣高昂,學習不到十一點絕不上床。雖然在這次非正式英語考試中只考了109分,但我不像原來那么急躁,而是認真的和老師分析試卷,知識點已全部掌握,就是因為自己的不細心,才導致沒考好的結果。因此,我定下目標:每次作業做完後養成反覆檢查的習慣,直到自己敢說出不會有因為粗心而錯的題為止。我想只要我樂觀,積極,自信將在人生的道路上一直陪伴著我。

有了自強——讓我茁壯成長

在“致家長一封信”中,當我把信讀完後,發現了自己及家長的不足。首先就是因為家長的溺愛,在國小時,我什麼家務也不乾,起床不疊被子,穿的衣服讓別人拿,生活中許多小事總要家長伺候,總之,出了學習就是玩。到了六年級暑假,才逐步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便開始慢慢糾正。到了初一開學期間,通過老師的教導和家長的幫助,日常生活中自己的事基本能夠自己做,很多事現在已經熟能生巧,遇到困難,能夠隨時應對。因此,從現在起,日常生活中的瑣碎小事已學會料理,不需藉助外界的幫助。不然,當我們走出社會時,即使你博學多才,不能夠日常生活,不能獨立,也是毫無用處的。

在這次家長會後,我發現自己真的變了很多,也改掉了些不良好的習慣,我想,只要我能保持下去,我將離成功越來越近.

家長會後的我

陳功

眾所周知,我們班前不久召開了第二次家長會。聽了萬老師在家長會上的成績分析,同學們都對照著自己的成績認真做了反思,家長會後,學習狀態都有很大的變化。當然,我也不例外,告訴你吧:我又開始努力了。

家長會後,我決定先從數學抓起,“數學要學好,態度是關鍵”這句話一直烙在我的心中。於是,在今後的數學作業里,我也倍加細心,為了把一道題做對,我不惜花費成倍的時間去驗算,如果不對,我就會再進行計算,不僅要找出正確的結果,還要找出出錯的原因,以免下次再犯同類錯誤。如果遇到了不會做的題,我會虛心地向媽 媽請教。不再像以前那樣,只圖一個結果,現在我注重的是過程,解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因為每次作業都花費了比別人多幾倍的時間,所以我的作業的正確率比家長會後高了很多,數學能力在短時間內也有了提升。

不光是數學,語文我也付出了努力,在課後,我總是認真預習下節課的課文,希望能帶著組員上講台去感受一下那當老師的威嚴。而在台下,我們能做的只有回答問題或向他們投去羨慕的眼神。所以我每次都胸有成竹地拿著做滿筆記的書本走向萬老師,而老師卻未能被我們的真情所打動,選了別人去當小老師。有時,我產生了這樣的念頭:要不,我不做預習,反正老師也不喊我。可又轉念一想,如果放棄,這長時間的努力不就白費了嗎?堅持做好,一定會有機會。如果放棄,一次機會也沒有啊!再說了,學習是為了自己的前途。經過長時間的思想鬥爭後,我決定,每一次作業還像以前那樣認真做,還要努力的做到更優秀。

總之,家長會後,我做到了“努力”二字,努力提高成績,努力創雙優目標,努力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