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風景獨好

此去清風白日,自由道風景好。

風景雖美,心境骯髒,心景就不存。風景蕭瑟,心境高潔,心景便長青。

材料中的村支書,與貧困做伴卻和美景相隨;他棄平原之塵埃而取高山之煙霞;他舍都市之富麗而求山水之清新。他為村子取得“最美鄉村”的榮譽,而又默默無聞——他以清為歡,只願村民安樂,不求自身榮華。

可多數人的歡樂,是到油煙爆起、衛生堪慮的啤酒屋吃炸蟋蟀;是到魚龍混雜、美女如雲的夜店燈紅酒綠;是到昏天黑地、不見天日的卡拉ok去亂唱一氣;以及在狹小的屋內做著方城之戲,永遠重複著摸牌這一動作。

如此以濁為歡,會再體會不到美景的滋味;當愉悅不復、濁心再起時,只能咀嚼糜爛、缺少共振的靈魂,只能體會個體感性的麻木與昏迷。

其實人人心中都存在一抹無邊風月,唯有淡然清歡的心境方可一睹其動容的美麗。

悲嘆“忍把浮名,換了淺酌低唱”的柳三變,遭龍顏大怒“且去填詞,何要浮名”,於是從此有了奉旨填詞一說。或許在他心中,白衣卿相置身於滾滾紅塵的生活會令其雙眼模糊,再看不清心中風景的秀麗;而才子詞人雖顛沛流離,卻總能自持一片清淨的天地。

如今似乎已失如古時能低吟淺唱的清幽環境,可是用心靈追尋古人的蹤跡,也能一覓內心的風景。《空谷幽蘭》之作者比爾·波特,西方人的身份並沒有成為他探索中華佛教和隱逸文化的障礙。他食素、誦經、聽鍾,只為追逐古人那份清淡的歡愉。他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付出,就連華夏子孫也自愧不如。

窺見心中風景,還須幾分隱忍之心。“不失其志堅氣浩自信之力”的黃賓虹在國畫情形甚是不妙的情況下,不隨世俗數典忘祖、另起爐灶、效顰西方,而是默默以他純青的筆觸描繪心景;海子覺察出世人的遲鈍、世態的炎涼,選擇獨自承受,以搖曳曙光的漂亮筆桿描摹心景。

人生有味是清歡。

第一流風景是什麼風景?是清歡心境襯出的心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