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炒青”

浙江省海鹽縣向陽國小五(3)班 顏皓 郵編:314300

“啊!真好喝!”我像個老茶客一樣慢悠悠地品著一杯茶。這杯茶既沒有雲南普洱茶甜,也沒有安溪鐵觀音香;既沒有海南苦丁茶的功效,也沒有西湖龍井那么聞名。但這卻是一杯與眾不同的茶,因為這是用我自己採摘、自己製作的長炒青泡製的。

記得那天微風吹拂,我充滿好奇地跟著奶奶去山上採茶。茶樹比我想像中矮好多,但長得非常密,葉片呈長橢圓形,有葉尖,邊緣有鋸齒,越接近樹尖的葉片越嫩。奶奶告訴我,中間那些綠紅相間的嫩芽則是做茶的上好材料。奶奶採茶的動作很嫻熟,又很有節奏感,像在彈一首曲調多變的鋼琴曲。而我卻大不相同,挑挑選選,選選挑挑“一片、兩片,這個好像有點老,那個莖留得太長了……”口裡還念念有詞。過了老半天,我才采了一小把。後來奶奶耐心地教我,讓我用拇指,食指,配合中指,夾住要采的葉片節間部位,然後向上輕輕用力,茶葉便會折落在手中了。我認真地試了幾次,真的成功了,而且比我剛才采的都要完整。慢慢的,我的動作也快了一點。我們精挑細選,經過一個上午的勞動,滿載而歸。

回到家中,奶奶把采來的茶葉平鋪在室內的一個竹匾內,我了解到這一步叫晾茶。吃過午飯我們正式開始制茶。先是殺青,就是將茶葉放入熱鍋中翻炒,但不像平時炒菜那樣,而是拿洗鍋用的筅帚均勻地翻炒。隨著一次次的翻炒,一股股清香真沁我心肺,茶葉也變得軟了好多。“翻!翻!”我一邊猛吸幾口氣,一邊學著慢慢地進行殺青。沒一會兒,“噼哩啪啦”鍋底發出了響聲,香味也更濃了。這時奶奶改變了方法,把火力調低,然後開始揉捻,這時鍋里的茶葉像一個整體一樣滾來滾去。我也戴上手套試了試,可茶葉好像故意和我作對,一點也不聽使喚。無論我怎么揉,它總是會散開來,直把我累得氣喘吁吁,筋疲力盡。這時奶奶笑著接過手套,三下五除二,一小會兒茶葉又被揉捻得像個圓球一樣了。熱揉過後,我們又把茶葉從鍋內取出進行冷揉,最後經過烘乾這道程式後才算大功告成。

“呼!啊!哈哈!太好喝啦!”我自豪地品嘗著自己採摘、自己製作的長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