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媽媽讀《論語》的日子

媽媽自北京出差回來,給我帶回一本很精美的書,上面有大大的兩個字《論語》。

在書的首頁上還有一排小字圖說天下,我打開書,有前言、目錄。我翻閱著,我在看裡面精美的圖片,古人穿著長袍,站在有兩個輪子的馬車上,邊上有很多很多學者摸樣的人跟隨著,我問媽媽,這個人是誰?為什麼有這么多人跟著?媽媽告訴我:“他是孔子,邊上跟隨著的是他的學生。”“他們要去乾什麼?”“他們是隨孔子去周遊列國講學的。”“媽媽,我知道孔子,你經常告訴我學習要溫故而知新,就是出自孔子。”媽媽笑著說:“媽媽想聽你讀書,你讀給媽媽聽聽裡面都寫了什麼,好嗎?”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是論語的開篇,說的是:“學習而經常實踐,不是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相聚,不是很快樂嗎?沒有人了解自己,並不煩惱怨怒,這不才是君子嗎?” 我仿佛明白了很多,雖然古文是那樣難懂,但是反覆讀,就能夠讀出意思,就如課文里寫的: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我讀完《論語》中的《學而》篇,明白了孔子在學習中,他很注重溫習,也就是把學習到的東西要鞏固起來。他說:“學習會了的東西,時常溫習一下,不也很有樂趣嗎?”溫習就能熟練,熟練就會有創造,所以他又說:“溫習舊的,能產生新的心得。”我明白了媽媽讓我讀這本書的真正意義了,媽媽是讓明白在學習中要學會掌握學習的方法和讓我改掉在學習中懶惰、不去思考的壞毛病,我在以後的日子會堅持讀書,讀好書!!